古诗 | 天可度-恶诈人也 |
朝代 | 唐代 |
作者 | 白居易 |
释义 | 天可度-恶诈人也原文天可度,地可量,唯有人心不可防。但见丹诚赤如血,谁知伪言巧似簧。 劝君掩鼻君莫掩,使君夫妇为参商。 劝君掇蜂君莫掇,使君父子成豺狼。 海底鱼兮天上鸟,高可射兮深可钓。 唯有人心相对时,咫尺之间不能料。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,笑中有刀潜杀1*1人。 阴阳神变皆可测,不测人间笑是瞋。 诗词问答问:天可度-恶诈人也的作者是谁?答:白居易 白居易天可度-恶诈人也书法欣赏
全唐诗 参考注释有人(1).谓有杰出的人物。《晋书·忠义传序》:“ 卞壼 、 刘超 、 钟雅 、 周虓 等已入列传,其餘即敍其行事,以为《忠义传》,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。” 唐 韩愈 《兴元少尹房君墓志》:“ 房 故为官族,称世有人。” (2).谓有靠山。如:朝中有人好做官。 (3).泛指有某人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有人曰:‘我善为陈,我善为战,大罪也。’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樱桃小口娇声颤,不防花下,有人肠断。” 巴金 《春》一:“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,发出了这样的叫声。” 不可(1) 不可能;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,不可取。——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 学不可以已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 (2) 决不能,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不可一概而论 (3) 与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 丹诚赤诚的心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承答圣问,拾遗左右,乃臣丹诚之至愿,不离於梦想者也。” 唐 元稹 《莺莺传》:“则当骨化形销,丹诚不泯。” 明 冯梦龙 《山歌·葵花》:“姐儿好像蜀葵能,胸中一片是丹诚。” 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一:“ 徐东海 乾学 ,为司寇时,人赠以联云:‘万方玉帛朝 东海 ,一点丹诚向北辰。’” 言巧(1).说话的技巧。指口才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九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幽明录》:“ 晋 兗州 刺史 沛国 宋处宗 ,尝买得一长鸣鸡,爱养甚至,恒笼著窗间。鸡遂作人语,与 处宗 谈论,极有言智,终日不輟。 处宗 因此言巧大进。” (2).言语巧妙。 宋 孔武仲 《乞巧》诗:“众人喜乞巧,我以巧为忧。言巧多欺佞,行巧为邪柔。” 掩鼻(1).捂住鼻子。表示对肮脏、发臭之物的厌恶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 西子 蒙不洁,则人皆掩鼻而过之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一:“ 江阴 城陷时,一女子赴水死……时城中积尸满岸,秽不可闻。女子嚙指血题诗云:‘寄语路人休掩鼻,活人不及死人香。’” (2).遮掩口鼻低声说话。表示谨慎小心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 安 妻, 刘惔 妹也,既见家门富贵,而 安 独静退,乃谓曰:‘丈夫不如此也。’ 安 掩鼻曰:‘恐不免耳。’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辨误一》:“ 安 之所以答妻以不免之言,而推求所以掩鼻之意,盖畏 温 知之而不免其祸耳,非为不免富贵也。” (3).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 魏王 遗 荆王 美人, 荆王 甚悦之。夫人 郑袖 知王悦爱之也……因为(谓)新人曰:‘王甚悦爱子,然恶子之鼻。子见王,常掩鼻,则王长幸子矣。’於是新人从之。每见王,常掩鼻。王谓夫人曰:‘新人见寡人常掩鼻,何也?’对曰:‘不知也。’王强问之,对曰:‘顷尝言恶闻王臭。’王怒曰:‘劓之。’”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亦载此事。后以“掩鼻”为女子进谗离间之典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怨歌行》:“娥眉本多嫉,掩鼻特成虚。”《旧唐书·则 * 后纪论》:“昔掩鼻之谗,古称其毒;人彘之酷,世以为怨。” 唐 长孙佐辅 《古宫怨》诗:“拊心却笑 西子 嚬,掩鼻谁忧 郑姬 谤。”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,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,五马立踟蹰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 夫妇(1).夫妻。《易·序卦》:“有天地然后有万物,有万物然后有男女,有男女然后有夫妇,有夫妇然后有父子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叙,朋友有信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 匡超人 纱帽圆领,金带皂靴,先拜了给諫公夫妇;一派细乐,引进洞房。” 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 陈白露 (按电铃)你们夫妇两人感情真好,这一会儿都离不开。” (2).犹言匹夫匹妇,指平民男女。《管子·宙合》:“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:“此二句独言‘夫妇’,盖谓举国百姓之男女也。君臣相得,故天下之男女亦和谐而共勉。”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有道之国发号出令,而夫妇尽归亲於上矣。”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费而隐,夫妇之愚,可以与知焉。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。” 郑玄 注:“言匹夫匹妇愚耳,亦可以其与有所知,可以其能有所行者,以其知行之极也。” 唐 刘驾 《唐乐府》序:“获见明天子以德归 河 湟 地,臣得与天下夫妇復为太平人。” 参商参星与商星。两星不同时在天空出现,因以比喻亲友分隔两地不得相见,也比喻人与人感情不和睦 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赠卫八处处士》 掇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五○引 汉 刘向 《列女传》:“ 尹吉甫 子 伯奇 至孝事后母。母取蜂去毒,繫於衣上, 伯奇 前欲去之,母便大呼曰:‘ 伯奇 牵我。’ 吉甫 见疑之, 伯奇 自死。”后因以“掇蜂”为离间骨肉之典。 晋 陆机 《君子行》:“掇蜂灭天道,拾尘惑 孔 颜 。” 唐 刘禹锡 《上杜司徒书》:“然而於窃鈇而知心目之可乱,於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间。”《旧唐书·高祖纪论》:“姦佞由之贝锦,嬖幸得以掇蜂。” 君父(1).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 重耳 曰:‘君父之命不校。’”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孝、敬、忠、贞,君父之所安也。” 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立忠王璵为太子》:“被譖获全,亦恩由君父,何得归功臣下。” (2).特称天子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求自试表》:“昔 耿弇 不俟 光武 ,亟击 张步 ,言不以贼遗於君父也。” 唐 元稹 《赠田弘正父庭玠等》:“朕以眇身,钦承大寳,为亿兆人之君父,奉十一圣之宗祧。” 宋 苏轼 《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》:“只为朝廷惜钱,不为君父惜民,类皆如此。” 清 孙枝蔚 《句容遇颜含章请予题二颜公祠》诗:“后来君父屡蒙尘,未闻宵小戒朝端。” 鲁迅 《热风·随感录三十三》:“从前的排斥外来学术和思想,大抵专靠皇帝;自 六朝 至 唐 宋 ,凡攻击佛教的人,往往说他不拜君父,近乎 * 。” 豺狼(1) 豺和狼 (2) 比喻贪婪残忍的人 海底(1) 海洋的底部 (2) 海床 天上天空中。如:飞机在天上飞;月亮挂在天上。 心相(1).佛教语。指能感知之心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义解五·宝亮》:“如来乘本愿以託生,现慈力以应化,离文字以设教,忘心相以通道。” 唐 张说 《鄎国长公主碑》:“贝叶真偈,现心相於银钩。” 宋 吴处厚 《青箱杂记》卷四:“谚曰:‘有心无相,相逐心生,有相无心,相随心灭。’此言人以心相为上也。” (2).方言。心思,兴趣。《何典》第六回:“人説‘叫化三年,做官无心相’。” 对时指一整天。 郭沫若 《海涛集·跨着东海》:“据他说,我的情形是很轻的,只是普通的拘留,一个对时。” 叶紫 《行军掉队记》:“看形势,被害至多总还不到一个对时,大约是在昨天上午。” 咫尺(1)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 咫尺之遥 (2)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不能(1) 不可能;不能够 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(2) 〈方〉∶不允许,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(3) 〈方〉∶不至于 不见(1)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(2) 见不着;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义府义理之府藏。常指《诗》《书》而言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《诗》《书》,义之府也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侍中吴平光侯墓志》:“学兼义府,谈均理窟。” 笑欣欣喜笑貌。《水浒传》第二六回:“老婆哭道:‘笑欣欣出去,却怎地这般归来!’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只见 宝玉 笑欣欣擎了一枝红梅进来。” 笑中有刀同“ 笑里 * ”。 唐 白居易 《天可度》诗:“看不见 李义府 之辈笑欣欣,笑中有刀潜 * 。”《旧唐书·李义府传》:“ 义府 貌状温恭,与人语必嬉怡微笑,而褊忌阴贼,既处权要,欲人附己,微忤意者,輒加倾陷,故时人言 义府 笑中有刀。” *对人的杀害 你不可 * 阴阳(1) (2) 古代哲学概念。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“阴”、“阳”两个对立的范畴,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 (3)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 研核阴阳。 (4)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神变神奇变化。《晋书·文帝纪》:“奇兵震击,而 朱异 摧破;神变应机,而 全琮 稽服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迦毕试国》:“窣堵波中有 如来 骨舍利,可一升餘,神变之事,难以详述。” 宋 李纲 《书僧伽事》:“世传 僧伽 为 观世音 大士化身,其神变示现,载於传説,著於耳目,不可胜纪。”《明史·叶百巨传》:“主上痛惩其弊,故制不宥之刑,权神变之法,使人知惧而莫测其端也。” 不测料想不到的事情,多指祸患;意外 祸且不测,敢望报乎?——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 临不测之渊,以为固。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 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 以防不测;险遭不测;不可探测的 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;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——明· 于谦《石灰吟》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 诗文赏析①度:测算。②量:丈量。《天可度》是《新乐府》五十首中的一首,旨在“恶诈人也”。这两句是说,天有多大可以测算,地有多长可以丈量,唯有人心之险恶难以预料,难以防备。这是白居易作为谏官(左拾遗)对官场状况观察后所作的艺术概括,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。白居易在这里说“天可度,地可量”的依据,大约源于《淮南子》“天文”和“地形”两篇的下述两段文字:“天有九野,九千九百九十九隅,去地五亿万里。”“禹乃使太章步,自东极至于西极,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;使竖亥步,自北极至于南极,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。”这是中国古代学者和术士对天地大小远近的认识。--引自李济洲编著之《全唐诗佳句赏析》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