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偈颂二百零五首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释正觉 |
释义 | 偈颂二百零五首原文心心相印,叶叶联芳,自己光明不覆藏。刹刹尘尘如是说,广长舌相解敷扬。 诗词问答问:偈颂二百零五首的作者是谁?答:释正觉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心心相印彼此心意能互相了解。形容彼此的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但心心相印,印印相契,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。——唐· 裴休《圭峰定慧禅师碑》 叶叶叶叶片片的叶子 叶叶相交通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自己(1) 自身;本身 一个人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发现别人与自己有多大的不同 (2) 属于某人自身的或某物本身的 我自己的父亲 光明(1) (2)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,房里也映得较光明。——《祝福》 (3)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,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。——《回忆我的母亲》 (4)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覆藏遮掩隐藏。《百喻经·偷犁牛喻》:“破戒之人亦復如是,覆藏罪过,不肯发露。”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,信手行去,更不著些覆藏。” 刹刹尘尘犹言在在处处。 苏曼殊 《天涯红泪记》第二章:“还有履践分也无,刹刹尘尘是要津。” 李大钊 《新的!旧的!》:“既同在一个生活之中,刹刹尘尘都含有全体的质性,都着有全体的颜色。”参见“ 刹尘 ”。 如是如此这么;像这样 果如是,是羿亦有罪焉。——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 如是,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广长舌指佛的舌头。据说佛舌广而长,覆面至发际,故名。《大智度论》卷八:“是时佛出广长舌,覆面上至髮际,语婆罗门言:‘汝见经书,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?’” 宋 苏轼 《赠东林总长老》诗:“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清净身。” 清 赵翼 《大石佛歌》:“斯特 维摩 寓言耳,广长舌岂论寻尺。”后用以喻能言善辩。 宋 朱熹 《后洞山口晚赋》诗:“从教广长舌,莫尽此时心。” 清 黄遵宪 《纪事》诗:“登场一酒胡,运转广长舌。” 茅盾 《虹》一:“但两性问题这名词,在这位广长舌的参政权的热心家耳朵中,大概还是很生疏。” 敷扬传播宣扬。《后汉书·张纲传》:“不能敷扬五教,翼讚日月。” 唐 柳宗元 《礼部贺立皇太子表》:“陛下奉率前规,敷扬盛典,顾兹守器之重,爰正承华之位。”《五灯会元·西天祖师·闍夜多尊者》:“二十祖 闍夜多尊者 , 北天竺国 人也。智慧渊冲,化导无量。后至 罗閲城 ,敷扬顿教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