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寄雍陶先辈 |
朝代 | 唐代 |
作者 | 姚鹄 |
释义 | 寄雍陶先辈原文知音杳何处,书札寄无由。独宿月中寺,相思天畔楼。 露凝衰草白,萤度远烟秋。 怅望难归枕,吟劳生夜愁。 诗词问答问:寄雍陶先辈的作者是谁?答:姚鹄 姚鹄寄雍陶先辈书法欣赏
全唐诗:卷553-10 参考注释知音(1)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,钟子期善于听琴,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, 伯牙绝弦,以无知音者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(2)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,能赏识的人 (3) 知心朋友 何处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龄 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旌旗何处在?平臺宾客有谁怜?”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 脩 论事切直,人视之如仇,帝独奬其敢言,面赐五品服。顾侍臣曰:‘如 欧阳脩 者,何处得来?’” 茅盾 《一个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处有爱呢?何处是爱呢?” 书札书信 见有书札托我回复 无由没有门径或机会 相见无由 独宿(1).独眠;一人住宿。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:“敦彼独宿,亦在车下。”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公沙穆》:“﹝ 穆 ﹞居 建成山 中,依林阻为室,独宿无侣。” 唐 韩愈 《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》诗:“幸逢车马归,独宿门不掩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三回:“却好 范全 昨晚拣赁的是独宿房儿。” (2).指男女一方无偶独处。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鲁寡陶婴》:“天命早寡兮,独宿何伤,寡妇念此兮,泣下数行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拟行路难》诗之十三:“我曾居君乡,知君游宦在此城……来时闻君妇,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。” 月中每月的中间几天 相思互相思念,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天畔犹天边;天际。常用以形容很远的地方。 唐 宋之问 《新年作》诗:“乡心新岁切,天畔独潸然。” 唐 杜甫 《即事》诗:“天畔羣山孤草亭,江中风浪雨冥冥。” 郭沫若 《水调歌头·第一颗氢弹 * 》词:“促进国民经济,鼓舞第三世界,天畔彩霞鲜。” 衰草干枯的草 衰草满地 远烟(1).远处的云烟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还都道中作》诗:“絶目尽平原,时见远烟浮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应令》诗:“远烟生兮含山势,风散花兮传馨香。” (2).一种制墨用的原料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买烟印号》:“ 黄山 张处厚 、 高景修 皆起灶作煤製墨为世业,其用远烟、鱼胶所製佳者,不减 沉珪 。”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新亭渚别范零陵》诗:“停驂我悵望,輟棹子夷犹。” 唐 杜甫 《咏怀古迹》之二:“悵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。” 元 萨都剌 《满江红·金陵怀古》词:“六代繁华,春去也,更无消息。空悵望,山川形胜,已非畴昔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回:“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,等待多时,不见 行者 回来,欠身悵望道:‘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?’” 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二九:“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,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,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。” 劳生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夫大块载我以形,劳我以生,俟我以老,息我以死。”后以“劳生”指辛苦劳累的生活。 唐 张乔 《江南别友人》诗:“劳生故白头,头白未应休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惠山寺留题》诗:“劳生未了还东去,孤棹寒蓬宿浪花。” 明 刘基 《次韵和孟伯真感兴》之二:“无用文章岂疗飢,劳生筋骨已支离。” 郁达夫 《夜偕陈世鸿氏、松永氏宿鼓山》诗:“供宿 赞公 房,一洗劳生悴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