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:

 

古诗 鹊桥仙(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)
朝代 宋代
作者 朱敦儒
释义

原文

竹西散策,花阴围坐,可恨来迟几日。
披香不觉玉壶空,破酒面、飞红半湿。
悲歌醉舞,九人而已,总是天涯倦客。
东风吹泪故园春,问我辈、何时去得。

诗词问答

问:《鹊桥仙(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)》的作者是谁?答:朱敦儒
问:该诗写于哪个朝代?答:宋代
问:该诗是什么体裁?答:词
问: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?答:朱敦儒名句大全

书法欣赏

朱敦儒鹊桥仙(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)书法作品欣赏
鹊桥仙(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)书法作品

参考注释

竹西

亭名。在扬州城北门外

竹西佳处,淮左名都。—— 宋· 姜夔《扬州慢》

散策

拄杖散步。 唐 杜甫 《郑典设自施州归》诗:“北风吹瘴癘,羸老思散策。” 宋 杨万里 《乙酉社日偶题》诗:“也思散策郊行去,其奈缘溪路未乾。” 元 王恽 《西江月·大河凝冰蔽川而下与一二僚友登白楼俯观》词:“散策暂辞鳧吏,倚楼来听渔歌。”

花阴

为花丛遮蔽而不见日光之处。 唐 郑谷 《寄赠孙路处士》诗:“酒醒蘚砌花阴转,病起渔舟鷺跡多。” 元 张翥 《半村为傅处士赋》诗:“两岸花阴连第宅,一川草色散鸡豚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七九回:“话説 宝玉 才祭完 晴雯 ,只听花阴中有个人声,倒吓了一跳。” 许地山 《缀网劳蛛》:“ 尚洁 陪她在花阴底下走着。”

围坐

围成一圈而坐

可恨

(1) 使人遗憾

(2) 令人愤恨

这个可恨的老恶婆子,她的每一句话都十分刻毒

来迟

汉武帝 为 李夫人 所作诗中之辞。 李夫人 少而夭卒, 汉武帝 思念不已。方士 少翁 言能致其神。令帝居帐,遥望见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。帝益悲感,为作诗曰:“是邪,非邪?立而望之,偏何姗姗其来迟。”见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武李夫人》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观 高祖 之咏《大风》, 孝武 之叹‘来迟’,歌童被声,莫敢不协。”

披香

汉 宫殿名。《三辅黄图·未央宫》:“ 武帝 时,后宫八区,有 昭阳 、 飞翔 、 增城 、 合欢 、 兰林 、 披香 、 凤凰 、 鸳鸯 等殿。”《文选·班固<西都赋>》:“ 披香 发越。” 李善 注:“ 汉 宫闕名。 长安 有 合欢殿 、 披香殿 。” 北周 庾信 《春赋》:“ 宜春苑 中春已归, 披香殿 里作春衣。”后泛指宫殿。 唐 李商隐 《宫妓》诗:“珠箔轻明拂玉墀,披香新殿斗腰支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九一回:“却説 宿太尉 次日早朝入内,见天子在披香殿。”

不觉

(1)

(2)

没有发觉,没有感觉到

一路景物极佳,也就不觉路途遥远

(3)

想不到,无意之间

天天作诗著文,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

(4)

不禁,不由得

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,两个都不觉红了脸。——扬沫《青春之歌》

玉壶

(1) 玉制的壶

(2) 计时器,即宫漏

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——唐· 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

破酒

化钱摆喜酒。《新唐书·循吏传·韦宙》:“俚民婚,出财会宾客,号‘破酒’,昼夜集,多至数百人,贫者犹数十。”

飞红

脸色因羞愧等很快地变红

羞答答把脸飞红

悲歌

哀声歌唱

悲歌可以当泣,远望可以当归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悲歌行》

醉舞

犹狂舞。 唐 李白 《邠歌行上新平长兄粲》:“ 赵 女长歌入彩云, 燕 姬醉舞娇红烛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满江红·题冷泉亭》词:“醉舞且摇鸞凤影,浩歌莫遣鱼龙泣。” 清 丘逢甲 《重有忆迭前韵》:“东风吹楼作醉舞,一枝夜泣梨花雨。”

九人

汉 扬雄 著《太玄》,定人为九等。 汉 扬雄 《太玄·数》:“九人:一为下人;二为平人;三为进人;四为下禄;五为中禄;六为上禄;七为失志;八为疾瘀;九为极。”

而已

——用在陈述句末,表示限止语气,相当于“罢了”,常跟“只”、“不过”、“仅仅”等连用,对句意起冲淡作用

撤屏视之,一人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抚尺而己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
总是

永远地;无例外地

天涯

在天的边缘处。喻距离很远

天涯若比邻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
同是天涯沦落人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——元· 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

倦客

客游他乡而对旅居生活感到厌倦的人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代东门行》:“伤禽恶弦惊,倦客恶离声。” 宋 苏轼 《书普慈长老壁》诗:“倦客再游行老矣,高僧一笑故依然。” 宋 陆游 《双头莲》词:“悲欢梦里,奈倦客又是关河千里。”

东风

(1) 从东方吹来的风

小楼昨夜又东风。——南唐· 李煜《虞美人》

(2) 春天的风

(3)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

东风吹向天地外,荡尽人间群魔妖。——《天安门诗八首》

故园

对往日家园的称呼

别梦依稀咒浙川,故园三十二年前。——毛 * 《七律·到韶山》

我辈

我等,我们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 孙兴公 作《天台赋》成,以示 范荣期 云:‘卿试掷地,要作金石声。’ 范 曰:‘恐子之金石,非宫商中声。’然每至佳句,輒云:‘应是我辈语。’” 唐 杜甫 《万丈潭》诗:“造幽无人境,发兴自我辈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六:“若内翰不讳,我辈岂忍独生?” 鲁迅 《热风·随感录五十四》:“这许多事物挤在一处,正如我辈约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,拼开饭店一般,即使竭力调和,也只能煮个半熟。”

何时

(1).什么时候。表示疑问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皇天滛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时而得乾?” 唐 韩愈 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之六:“寄书 龙城 守,君驥何时秣?”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或问:‘天下何时太平?’”

(2).什么时候。表示时间难以确定。 刘大白 《石下的松实》诗:“一棵松树,落下许多松实;不知何时,被压着一块大石。”

去得

(1).犹可以。《古今小说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 三巧儿 酒量尽去得,那婆子又是酒壶酒瓮,吃起酒来,一发相投了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八一回:“我看他相貌也还体面,灵性也还去得。”

(2).可以去。《西游补》第三回:“这个法师俗姓姓 陈 ,果然清清谨谨,不茹荤饮酒,不诈眼偷花,西天颇也去得。”

随便看

 
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6 9:46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