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大风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陈师道 |
释义 | 大风原文飞沙破面风裂石,平林隐隐倾霹雳。野火燎原尘涨天,道闻马嘶不相得。 老翁强欲件少年,立马阶除起无力。 城南桃李春意动,少待明朝莫相失。 诗词问答问:大风的作者是谁?答:陈师道 陈师道大风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平林平原上的林木。《诗·小雅·车舝》:“依彼平林,有集维鷮。” 毛 传:“平林,林木之在平地者也。” 唐 李白 《菩萨蛮》词:“平林漠漠烟如织,寒山一带伤心碧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六:“落日平林噪晚鸦,风袖翩翩吹瘦马,一径入天涯。” 清 叶锦 《晓渡》诗:“隔岸疎鐘动,平林宿鸟飞。” 隐隐(1)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(2)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(3)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霹雳又急又响的雷,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列缺霹雳,丘峦崩摧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 野火(1) 荒山野地燃烧的火 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 (2) 燃烧地里野草的火 (3) 指磷火;鬼火 燎原(1) 火延烧原野 燎原烈火 星火燎原 (2) 比喻气势旺盛 尘涨见“ 尘障 ”。 马嘶发出高而拖长的典型属于马的嘶鸣声 不相得(1).不投合;不融洽。《易·革》:“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,曰革。” 汉 王充 《论衡·死伪》:“ 郑伯有 贪愎而多欲, 子晳 好在人上,二子不相得。”《后汉书·西域传·车师》:“ 永兴 元年, 车师 后部王 阿罗多 与戊部侯 严皓 不相得,遂忿戾反畔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忿情》:“ 谢无奕 性粗强,以事不相得,自往数 王蓝田 ,肆言极駡。” (2).彼此没有遇到。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过 沛 ,使人求室家,室家亦已亡,不相得。” 老翁(1) 老年男子 (2) 父亲 少年古称青年男子,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立马(1) 骑在站立不动的马上;驻马 立马挺枪 (2) 〈方〉∶马上 你叫他立马回电话 阶除台阶。 汉 蔡邕 《伤故栗赋》:“树遐方之嘉木兮,于灵宇之前庭。通二门以征行兮,夹阶除而列生。” 唐 杜甫 《南邻》诗:“惯看宾客儿童喜,得食阶除鸟雀驯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萧七》:“疑送客时遗落途间,执灯细照阶除,都復乌有,意頊頊不自得。” 无力(1) 没有力气 四肢无力 (2) 没有力量 无力解决 桃李桃花和李花;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;喻人的青春年少;喻争荣斗艳、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春意(1) 春天的气象 春意盎然 (2) 春心 少待稍等。 明 汤显祖 《南柯记·就征》:“请到时, 东华馆 少待。” 朝莫见“ 朝暮 ”。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