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遍地花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佚名 |
释义 | 遍地花原文元是竹林旧伴侣。去人日、偶相遇。 笑卢同、狂怪尝茶,问子建、诗成几步。 忆去年、乞巧同欢,把琴弦、细细与说。 伤你爱四勾三,生下五男二女。 诗词问答问:遍地花的作者是谁?答:佚名 佚名遍地花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竹林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<指南录>后序》 伴侣同在一起生活、工作或旅行的人;亦指夫妻 最后终于找到了她合适的伴侣 时间既是生命的敌人同时也是生命的伴侣 人日(1).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七六引 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正月七日为人日。以七种菜为羹,剪綵为人或鏤金箔为人,以贴屏风,亦戴之头鬢。又造华胜以相遗,登高赋诗。” 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天生地植·人日》:“ 东方朔 《占书》曰:岁正月一日占鷄,二日占狗,三日占羊,四日占猪,五日占牛,六日占马,七日占人,八日占穀。皆晴明温和,为蕃息安泰之候,阴寒惨烈,为疾病衰耗。”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人日》:“初七日谓之人日。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。” 欧阳山 《三家巷》十二:“‘人日’那天的绝早,医科大学生 杨承辉 就起了床,急急忙忙地洗脸,刮胡子。” (2).即工日。一种表示工作时间的计算单位。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日。参见“ 工日 ”。 相遇遇见,遇到 这些候选人在许多讲坛上相遇进行辩论 狂怪亦作“ 狂恠 ”。狂放古怪;恣肆奇特。 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·<毛诗>卷染油代烛》:“ 倪芳 饮后必有狂恠,恬然不耻,或以《毛诗》卷染油代烛,醉游彻晓。” 宋 苏轼 《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》诗:“ 髯张 乃我结袜生,诗酒淋漓出狂怪。” 宋 陈善 《扪虱新话·作诗狂怪似豁达李老》:“ 东坡 尝言,作诗狂怪,至 卢仝 、 马异 极矣。” 明 文徵明 《<藏真自叙帖>跋》:“ 藏真 书如散僧入圣,虽狂恠怒张,而求其点画波发,有不合于轨范者盖鲜。” 去年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诗 乞巧旧时风俗,农历七月七日夜(或七月六日夜)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,称为“乞巧”。 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。是夕,人家妇女结綵缕,穿七孔鍼,或以金银鍮石为鍼,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,有喜子网於瓜上则以为符应。” 唐 林杰 《乞巧》诗:“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。” 元 乔吉 《金钱记》第二折:“秋乞巧穿针会玉仙,冬赏雪观梅到玳筵。” 欧阳山 《三家巷》三:“这七月七日是女儿的节日,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独出心裁,做出一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儿,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来乞巧。” 同欢共同欢乐。亦指共相欢乐之人。 汉 蔡邕 《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》:“臣妾万国,遐邇大小,一心同欢,同喜逸豫,式歌且舞。” 南朝 宋 吴迈远 《长相思》诗:“ 虞卿 弃相印,担簦为同欢。” 唐 李颀 《圣善阁送裴迪入京》诗:“清吟可愈疾,携手暂同欢。” 唐 朱湾 《咏柏板》:“既能亲掌握,愿得接同欢。” 琴弦1.亦作"琴弦"。 2.琴上赖以发声的弦线。细细(1).轻微。 唐 杜甫 《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》诗:“宫草微微承委珮,鑪烟细细驻游丝。” 宋 晏殊 《清平乐》词:“金风细细,叶叶梧桐坠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聂小倩》:“足心有小孔,如锥刺者,细细有血出。” (2).仔细。 宋 苏辙 《葺居》诗之四:“时来拾瓦砾,细细留花地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九四回:“你竟叫 赖大 带了去细细的问他的本家儿有人没有。” 赵树理 《登记》:“ 小飞蛾 呢?自从 燕燕 和 艾艾 走出去,她把 小晚 这一家子细细研究了好几遍。” (3).缓缓。 唐 杜甫 《江畔独步寻花绝句》之七:“繁枝容易纷纷落,嫩叶商量细细开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招叶致远》诗:“山桃溪杏两三栽,嫩蕊商量细细开。”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大官人莫要性急,且请坐下,再细细商议。” 杨朔 《风暴》:“时候才三更多天,霜在细细地落。” (4).密密。 宋 苏轼 《风水洞和李节推》之二:“细细龙鳞生乱石,团团羊角转空巗。” 五男二女《诗·召南·何彼襛矣序》 孔颖达 疏引 晋 皇甫谧 云:“ 武王 五男二女。”谓有子五人,有女二人。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,有福气。 宋 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。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育子》:“凡孕妇入月於初一日,父母家以银盆或錂或綵画盆,盛粟秆一束。上以锦绣或生色帕复盖之,上插花朶及通草帖罗五男二女花花样,用盘合装送馒头。” 元 郑廷玉 《楚昭公》第三折:“也弗只是我里梢公梢婆两箇,倒有五男二女团圆。”《警世通言·三现身包龙图断冤》:“ 张媒 道:‘就今日好日,讨一箇利市团圆吉帖。’…… 李媒 道:‘老媳妇这里有。’便从抹胸内取出一幅五男二女花牋纸来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