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:

 

古诗 瑞鹧鸪
朝代 元代
作者 谭处端
释义

瑞鹧鸪原文

莫言容易做修持。
损损存存恐碍违。
两饭虑频侵道友,一钱外恐损希夷。
众中戒口忘矜俊,独坐防心断骋驰。
十二时中常返照,犹疑暗察有无

诗词问答

问:瑞鹧鸪的作者是谁?答:谭处端
问:瑞鹧鸪写于哪个朝代?答:元代
问:瑞鹧鸪是什么体裁?答:词
问:谭处端的名句有哪些?答:谭处端名句大全

谭处端瑞鹧鸪书法欣赏

谭处端瑞鹧鸪书法作品欣赏
瑞鹧鸪书法作品

参考注释

言容

(1).说话时的神情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言容詻詻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容詻詻者,谓教令严猛也。军旅行教令,宜严猛也。”

(2).言语与容貌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言容鄙陋,无可观听。”

修持

(1).持戒修行。 唐 耿湋 《晚秋宿裴员外寺院》诗:“愿向空门里,修持比昼龙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四:“但凡出家人,必须四大俱空,自己发得念尽,死心塌地,做个佛门弟子,早夜修持,凡心一点不动,却才算得有功行。” 老舍 《老张的哲学》二三:“我有的是佛经,有的是地方,你可以随着她们一同修持。”

(2).修身守道。 唐 方干 《寄于少监》诗:“修持清苦振佳声,众鸟那知一鶚情。” 老舍 《茶馆》第二幕:“惭愧!惭愧!作过国会议员,那真是造孽呀……唉!现在我只能修持,忏悔!”

(3).保养;将养。 宋 洪迈 《夷坚甲志·崔祖武》:“饮食不肯醉饱,曰:‘大醉大饱,最为伤气,须六十日修持,始復初。’”

存存

(1).谓保全、育成已存者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天地设位,而易行乎其中矣。成性存存,道义之门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此明易道既在天地之中,能成其万物之性,使物生不失其性,存其万物之存,使物得其存成也。性谓稟其始也,存谓保其终也。”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 楚王 与 凡君 坐,少焉, 楚王 左右曰 凡 亡者三。 凡君 曰:‘ 凡 之亡也,不足以丧吾存;夫 凡 之亡不足以丧吾存,则 楚 之存不足以存存。由是观之,则 凡 未始亡而 楚 未始存也。’”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上·杜笃》:“意以为获无用之虏,不如安有益之民;略荒裔之地,不如保殖五穀之渊;远救於已亡,不若近而存存也。” 晋 慧远 《沙门不敬王者论》:“天地虽以生生为大,而未能令生者不死;王侯虽以存存为功,而未能令存者无患。”

(2).存在,保持。 宋 范仲淹 《太子宾客谢公梦读史诗序》:“以公生平之心,蹈於斯,诚於斯,故精义存存,著於神明而不乱矣。”

道友

(1).一起修道的朋友。 宋 洪迈 《夷坚支丁志·赵三翁》:“ 密县 堕门山 道友 席洞云 ,因往 独紇岭 瀑水潭 侧登翫,慕其清峭高爽,即筑室以居。” 老舍 《老张的哲学》第二三:“你愿意修行呢,我可以写个捐册,去找几位道友募化。”

(2).志同道合者。 唐 陈子昂 《赠别冀侍御崔司议》诗序:“一世之逸人,寄千里之道友。” 宋 苏轼 《三月二十日开园》诗之三:“鬱鬱苍髯真道友,丝丝红蕚是乡人。何时翠竹江村路,送我柴门月色新。”自注:“苍髯,松也;红蕚,海棠。”

(3).对走江湖的人的客气称呼。《说岳全传》第十回:“那穿白的,去身边取出银包打开来,将两锭银子递与説书的道:‘道友,我们是路过的,送轻莫怪。’”

一钱

(1).一文钱。亦指极少的钱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 高祖 为亭长,素易诸吏,乃紿为謁曰:‘贺钱万’,实不持一钱。” 唐 李白 《襄阳歌》:“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,玉山自倒非人推。” 唐 杜甫 《空囊》诗:“囊空恐羞涩,留得一钱看。”

(2).表数量。一两的十分之一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六:“如秤子钉盘星上加一钱,则称一钱物,便成两钱重了。”《宋史·律历志一》:“以御书真草行三体 淳化 钱,较定实重二銖四絫为一钱者,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为一称之则。”按,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以钱代铢》:“古算法二十四銖为两……近代算家不便,乃十分其两,而有钱之名,此字本是借用钱币之钱,非数家之正名。”

(3). 清 时 吴 俗以铜钱七十文为“一钱”。 清 俞樾 《茶香室续钞·板儿》:“今 吴 俗犹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,此旧语之未泯者也。”

希夷

(1).《老子》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。” 河上公 注:“无色曰夷,无声曰希。”后因以“希夷”指虚寂玄妙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谢敕参解讲启》:“至理希夷,微言渊奥,非所能钻仰。” 唐 权德舆 《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》诗:“莫究希夷理,空怀涣汗恩。”

(2).指虚寂玄妙的境界。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臣闻上圣玄邈,独超乎希夷;彊名之极,犹存乎罔象。” 唐 钱起 《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》诗:“睿想入希夷,真游到 具茨 。”

(3).谓清静无为,任其自然。《北史·序传·李行之》:“年将六纪,官歷四朝,道协希夷,事忘可否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病中宴坐》诗:“外安支离体,中养希夷心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》之一:“宵旰三星纪,希夷十闰年。”

(4).指道家、道士。 唐 元稹 《周先生》诗:“希夷 周先生 ,烧香调琴心。” 明 高启 《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》诗:“愿从希夷游,稽首青牛翁。” 清 高孝本 《登华山》诗:“希夷云际卧,毛女树边逢。”

众中

众人之中。 唐 杜甫 《送李校书二十六韵》:“众中每一见,使我潜动魄。” 清 吴骞 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众中惟 秋鸿 最艳,乃更粧作 西施 舞,一座尽倾。”

戒口

慎言。 汉 袁康 《越绝书·内经九术》:“故曰九者勿患,戒口勿传,以取天下不难,况于 吴 乎。”

独坐

(1).一个人坐着。旧题 汉 李陵 《答苏武书》:“独坐愁苦,终日无覩。” 唐 王维 《竹里馆》诗:“独坐幽篁里,弹琴復长啸。” 清 方文 《宛陵雨中访蔡四芹溪》诗:“与其独坐愁心烦,何如赤脚著短褌。”

(2).专席而坐。亦谓骄贵无匹。《后汉书·宣秉传》:“ 光武 特詔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、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,故京师号曰‘三独坐’。”《后汉书·宦者传·单超》:“其后四侯转横,天下为之语曰:‘ 左 回天, 具 独坐, 徐 卧虎, 唐 两墯。’” 李贤 注:“独坐言骄贵无偶也。”

(3). 唐 人因《后汉书·宣秉传》中“三独坐”之事,遂以“独坐”为御史中丞别名。 唐 杜甫 《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》诗:“通籍微班忝,周行独坐荣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 李 寻为独坐,三臺肃畏,而升相府。” 宋 洪迈 《容斋四笔·官称别名》:“ 唐 人好以宅名标榜官称……中丞为独坐,为中宪。”

心断

犹心碎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四时赋》:“思旧都兮心断,怜故人兮无极。”

骋驰

(1).疾速行进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鼓舞者绕身若环,曾挠摩地,扶旋猗那,动容转曲,便媚拟神,身若秋葯被风,髮若结旌,骋驰若騖。” 高诱 注:“骋驰言其疾也。” 清 龚自珍 《与人笺四》:“ 庄子 曰:‘吾虚而与之委蛇。’委蛇耳,而与之乎骋驰,而与之乎沉溺,而与之乎上九天,絶九渊,真吾子所谓随矣。”

(2).恣意追逐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序》:“后 王莽 矫用符命,及 光武 尤信讖言,士之赴趣时宜者,皆骋驰穿凿,争谈之也。”

十二时

(1).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,以干支为记。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 杜预 注有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映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等名目,虽不立十二支之目,但已分十二时。至以十二支记时,《南齐书·天文志》始有之。参阅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一日十二时始于汉》、 杨伯峻 《春秋左传注·昭公五年》“十时”注。

(2).犹言一昼夜,全天。 唐 王维 《送杨长史赴果州》诗:“鸟道一千里,猿啼十二时。”《宋史·葛邲传》:“十二时中,莫欺自己。”

(3).词牌名。亦称“ 十二时慢 ”。 宋 鼓吹四曲之一,双调或三段,有平韵、仄韵两调,四体。又为《忆少年》的别名,双调四六或四七字两体。

(4).曲牌名。属南曲商调。字数与词牌不同。用作引子。另南曲曲牌《尾声》一般为十二板,故亦有《十二时》之称。

中常

一般;中等

学业中常

返照

亦作“ 返炤 ”。 1.夕阳,落日。 唐 骆宾王 《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》诗:“返照下层岑,物外狎招寻。” 宋 林逋 《孤山后写望》诗:“返照未沉僧独往,长烟如淡鸟横飞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莲花公主》:“忽然醒寤,则返照已残。”

(2).夕照;傍晚的阳光。 唐 刘长卿 《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》诗:“荒村带返照,落叶乱纷纷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三回:“太阳落了下去,返照照着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。” 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黄昏了,室内一片夕阳的返照。”

(3).反射;照射。 清 蒲松龄 《夏客稷门僦居湖楼》诗:“湖光返炤青连屋,荷气随风香入楼。” 郁达夫 《沉沦》七:“一片一片的海浪,受了阳光的返照,同金鱼的鱼鳞似的在那里微动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1期:“由于阳光返照,她白净的脸上焕发着柔和的光彩。”

(4).犹反映。 朱光潜 《文艺心理学》第二章:“艺术尽管和实用世界隔着一种距离,可是从来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大艺术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。” 朱光潜 《文艺心理学》第三章:“无论如何,神都是人创造的,都是他自己的返照。”

(5).佛教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己。《坛经·行由品》:“与汝説者,即非密也;汝若返照,密在汝边。”《五灯会元·六祖大鉴禅师法嗣·章敬怀暉禅师》:“若能返照,无第二人。” 吕澂 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·禅宗·禅和生活》:“有僧人问 洞山 如何是佛,他答道:‘麻三斤。’这当然不是叫问者在这句话上用心,只是把他的心思挡了回去,引起返照。”

犹疑

见“犹豫”

有无

亦作“ 有亡 ”。1.有或无。《文选·司马相如<子虚赋>》:“臣 楚国 之鄙人也,幸得宿卫,十有餘年,时从出游,游於后园,览於有无,然犹未能徧覩也。” 李善 注:“览於有无,谓或有所见,或復无也。” 汉 扬雄 《羽猎赋》:“驰弋乎神明之囿,览观乎羣臣之有亡。” 唐 贾岛 《送僧》诗:“言归文字外,意出有无间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九回:“这个不难,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,便见有无。”

(2).指家计的丰或薄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 子游 问丧具。夫子曰:‘称家之有亡。’ 子游 曰:‘有亡恶乎齐?’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有亡……一音无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亡,无也。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》:“﹝公﹞復常好施,与宗族同其有亡。” 沉从文 《从文自传·我所生长的地方》:“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,到天王庙去杀猪,宰羊,磔狗,献鸡,献鱼,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,六畜的兴旺,儿女的长成,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。”

(3).指有馀与不足。《书·益稷》:“懋迁有无化居,烝民乃粒,万邦作乂。” 孙星衍 疏:“有为有餘,无为不足也。”按,《文选·王融<永明九年策秀才文>之四》引作“有亡”。 唐 韩愈 《原道》:“为之贾以通其有无。” 宋 苏轼 《过云龙山人张天骥》诗:“墟里通有无,垣墙任摧倒。” 沉从文 《从文自传·我所生长的地方》:“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,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,同平民作有无交易,谋取什一之利。”

(4).所有。 唐 韩愈 《处士卢君墓志铭》:“其弟 浑 ,以家有无,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。” 宋 曾巩 《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》:“其丧父也,以家之有无葬,故葬不缓。”

(5).古代哲学范畴。有,指事物的存在,有“有形、有名、实有”等义;无,指事物的不存在,有“无形、无名、虚无”等义。《老子》: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次及 宋岱 、 郭象 ,鋭思於几神之区; 夷甫 、 裴頠 ,交辨於有无之域:并独步当时,流声后代。”

随便看

 
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7/21 4:44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