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原上晚望 |
朝代 | 唐代 |
作者 | 齐己 |
释义 | 原上晚望原文倚杖聊摅望,寒原远近分。夜来何处火,烧出古人坟。 野势盘空泽,江流合暮云。 残阳催百鸟,各自著栖群。 诗词问答问:原上晚望的作者是谁?答:齐己 齐己原上晚望书法欣赏
全唐诗:卷839-29 参考注释倚杖(1).依赖。 晋 干宝 《晋纪总论》:“倚杖虚旷,依阿无心者,皆名重海内。”《晋书·赵胤传》:“ 南顿王 宗 反, 胤 杀 宗 ,於是 王导 、 庾亮 并倚杖之。” 清 薛福成 《书益阳胡文忠公与辽阳官文恭公交欢事》:“今用事者,胸无成见,依人而行,况以使相而握兵符,又隶旗籍,为朝廷所倚杖,每有大事,可借其言以得所请。” (2).拄着手杖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代东武吟》:“腰镰刈葵藿,倚杖牧鷄豚。” 唐 王维 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诗:“倚杖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。” 唐 杜甫 《春归》诗:“倚杖看孤石,倾壶就浅沙。” 摅望展望,远望。 五代 齐己 《原上晚望》诗:“倚仗聊攄望,寒原远近分。” 寒原指冬天的原野;冷落寂静的原野。《宋书·邓琬传》:“云罗四掩,霜锋交集,犹劲飆之拂细草,烈火之扫寒原,燋卷之形,昭然已著。” 宋 梅尧臣 《依韵和载阳郊外》:“路遶寒原古,烟横远戍迷。” 明 文徵明 《过文定公东庄》诗:“空餘列榭依流水,独上寒原眺古城。” 远近(1)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(2) 指距离的长短 (3) 指关系的亲疏 夜来(1) 〈方〉∶昨天 (2) 夜里 何处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龄 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旌旗何处在?平臺宾客有谁怜?”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 脩 论事切直,人视之如仇,帝独奬其敢言,面赐五品服。顾侍臣曰:‘如 欧阳脩 者,何处得来?’” 茅盾 《一个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处有爱呢?何处是爱呢?” 古人泛指前人,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野势旷野的形势。 清 谭嗣同 《湖北巡抚署六虚亭晚眺同饶仙槎作》诗:“野势浩无极,山形纠相贡。” 盘空绕空;凌空。 宋 辛弃疾 《贺新郎·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》词:“硬语盘空谁来听,记当时只有西窗月。” 元 袁桷 《隐居图赋》:“ 伯阳 一去而不返,玄鹤盘空而将还。” 清 杜岕 《秋日登长干九层塔》诗:“瞻礼尝百人,盘空缅缔造。” 蔡寅 《读柳古楂先生<养馀斋诗集>》诗:“后起韜庐占一席,盘空硬语落毫巔。” 残阳将落的太阳 残阳如血 百鸟各种禽鸟。《吴越春秋·越王无余外传》:“天美 禹 德而劳其功,使百鸟还为民田。” 北周 庾信 《至老子庙应诏》诗:“野戍孤烟起,春山百鸟啼。” 唐 韩愈 《感春》诗之一:“春风吹园杂花开,朝日照屋百鸟语。” 各自(1) 各人自己 他们各自的家 各自解决食宿问题 各自弃甲投戈。——《三元里人民抗英》 (2) 各方中的每一方 各自多做自我批评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