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依韵和郑中立秘丞将替写怀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强至 |
释义 | 依韵和郑中立秘丞将替写怀原文宰邑优游不足为,传家事业复能持。政兼子产那专惠,学近康成最爱诗。 百里耕桑增日课,三年闾井见风移。 襟怀洒落恬荣进,清节从来畏众知。 诗词问答问:依韵和郑中立秘丞将替写怀的作者是谁?答:强至 强至依韵和郑中立秘丞将替写怀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优游生活得十分闲适 优游的生活 不足(1) 不充足,不够,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 最爱湖东行不足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 (2)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(3) 少于,不到 不足一千 (4) 不能;不可以 此中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”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(5) 不值得,不必 家事(1) 家庭内部的事务 (2) 〈方〉∶家中的状况 子产春秋 时 郑 大夫 公孙侨 的字。一字 子美 。 郑简公 十二年为卿,二十三年起执政,治 郑 多年,有政绩。 郑声公 五年卒。 郑 人悲之如亡亲戚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谓 子产 ,有君子之道四焉,其行己也恭,其事上也敬,其养民也惠,其使民也义。”参见“ 国侨 ”。 康成汉 郑玄 之字。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 郑玄 ,字 康成 , 北海 高密 人也。” 唐 刘长卿 《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御》诗:“尝闻 马南郡 ,门下有 康成 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为庞相公让明堂加恩第二表》:“ 昆仑 倣玉带之图,路寝采 康成 之义。” 百里(1).一百里。谓距离甚远。《易·震》:“震惊百里,不丧匕鬯。”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:“维此圣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。” 宋 苏轼 《明君可与为忠言赋》:“心苟无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将或锡之十朋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,始服 永公 ‘熟虑其后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 (2).古时诸侯封地范围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后用以称诸侯国。参见“ 百里之命 ”。 (3).亦谓地小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犹方百里起,是以难也。”《荀子·仲尼》:“故善用之,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。” (4).古时一县所辖之地。因以为县的代称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县大率方百里。” 汉 蔡邕 《太尉陈公赞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产之惠,赐命方伯,分 陕 餘庆。” 晋 陶潜 《酬丁柴桑》诗:“秉直司聪,惠于百里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员外启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驰芳於墨綬。” (5).借指县令。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 涣 ( 王涣 )谢遣曰:‘枳棘非鸞凤所栖,百里岂大贤之路。’” 李贤 注:“时 涣 为县令,故自称百里也。”《南齐书·文学传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试以百里, 慰祖 辞不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词》序:“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,庶乎污莱尽闢矣。” (6).宝剑名。 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舆服》:“ 吴大帝 有寳刀三,寳剑六。寳剑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。” (7).复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见《孟子·万章上》。 耕桑种田与养蚕。亦泛指从事农业。 汉 杨恽 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身率妻子,戮力耕桑。” 唐 韩愈 《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》:“行抽手版付丞相,不待弹劾还耕桑。” 清 陈梦雷 《寄答李厚庵百韵》:“对人説忠孝,努力事耕桑。” 日课(1) 做礼拜时为训诫而选读的《圣经》部分 第一篇日课现已读完 (2) 每日的功课 看电视成了孩子们的日课 闾井(1).房屋、水井等建筑物。 南朝 宋 何承天 《安边论》:“猋骑蚁聚,轻兵鸟集,竝践禾稼,焚爇閭井,虽边将多略,未审何以御之。” 唐 王维 《淇上田园即事》诗:“日隐桑柘外,河明閭井间。” 唐 韩愈 《唐正议大义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》:“古之老於乡者,将自佚,非自苦,閭井田宅具在,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,不在东阡在北陌,可杖屨来往也。” (2).闾里,居民聚居之处。 唐 韦应物 《寄柳州韩司户郎中》诗:“春风吹百卉,和煦变閭井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送仲文》诗:“三年不出户,孝行閭井闻。”《明史·赵世卿传》:“ 世卿 復言脂膏已竭,閭井萧然,丧乱可虞,揭竿非远,不及今罢之,恐后将无及。” 清 惜秋 旅生 《维新梦·裁官》:“这官呵,无补圣明高,倒不如废却了,閭井息喧呶。” 风移(1).谓风尚发生变化。《书·毕命》:“既歷三纪,世变风移。” (2).风移动,风吹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“悉令復刃,乃除地更新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喜 《志林》:“闻善速於雷动,从諫急於风移。” 襟怀洒落襟怀:胸怀;洒落:洒脱。心情坦率,光明正大。荣进荣升高位。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任延》:“章句既通,悉显拔荣进之。” 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烧尾》:“士子初登、荣进及迁除,朋僚慰贺,必盛置酒饌音乐,以展欢宴,谓之烧尾。” 郭沫若 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:“下流的小人渐渐成为‘富人’,借姻亚的关系与贵族的一部分勾结,这好像是当时一般暴发户荣进的道路。” 清节清操。高洁的节操。《汉书·王贡两龚鲍传赞》:“ 春秋 列国卿大夫及至 汉 兴将相名臣,怀禄耽宠以失其世者多矣!是故清节之士於是为贵。” 晋 陶潜 《咏贫士》诗之五:“至德冠邦閭,清节映西关。” 明 凤尹岐 《送兄广东参政应奎》诗:“珍重平生清节在,不妨引满酌 贪泉 。” 王闿运 《常公神道碑》:“朝廷将宏纲纪,嘉其清节,乃转 山东道 监察御史。” 从来向来,一向——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,表示动作、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