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禅人写真求赞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释正觉 |
释义 | 禅人写真求赞原文发白星星,心鉴灵灵。随机说法,应物现形。 天与之清,地与之宁。 野云曳曳兮,山月亭亭。 诗词问答问:禅人写真求赞的作者是谁?答:释正觉 释正觉禅人写真求赞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发白缺色的,如灰的颜色的,死白的,苍白的 吓得嘴唇发白 星星(1) 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(2) 细而小的点儿 随机(1) 依照情势 必须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能力,才能完成任务 (2) 自由组合 随机抽样 说法(1) 指说话所用的词 换个说法,他也许能接受 (2) 说出的想法;看法 “嘴上 * ,办事不牢”是一种不全面的说法 (3) 讲说的方法 应物(1).顺应事物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邀於此者,四枝彊,思虑恂达,耳目聪明,其用心不劳,其应物无方。” 锺泰 发微:“‘应物无方’,言不执滞也。”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与时迁移,应物变化,立俗施事,无所不宜。” 宋 欧阳修 《道无常名说》:“无常以应物为功,有常以执道为本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,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,根根能变,应物随心。” (2).犹言待人接物。《晋书·外戚传·王濛》:“虚己应物,恕而后行。”《隋书·循吏传·刘旷》:“ 刘旷 ,不知何许人也。性谨厚,每以诚恕应物。” 明 孙柚 《琴心记·挑动春心》:“你看他清标应物,如春月之濯柳;英气逼人,似野鹤之出羣。” 清 姚鼐 《扬雄<太玄>目录序》:“虽庸愚不肖,苟筮之而见所以处事应物者,皆合乎圣人之道也。” 现形把本来的样子显露出来 曳曳(1).飘动貌。 唐 孟浩然 《行至汝坟寄卢徵君》诗:“曳曳半空里,溶溶五色分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同玉汝谒裴如晦》诗:“逡巡冠带出,青綬何曳曳!” (2).迟缓貌。 唐 元结 《说楚何惑王赋中》:“舒舒曳曳,若多醇酎而不知所制。” (3).象声词。 宋 欧阳修 《鸣蝉赋》:“四无云以清天,雷曳曳其餘声。” 亭亭(1)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。——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 亭亭独立。——明· 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 亭亭如盖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(2)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