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竹窗兄因猫捕鸡日囚夜纵有诗自怜因次韵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陈著 |
释义 | 原文坎止流行不在人,人生只合任天真。无聊句践能兴越,垂死范雎终相秦。 病足不妨登上衮,颦眉休复效工邻。 竹窗悟得穷通理,虽致狸奴许自新。 诗词问答问:《竹窗兄因猫捕鸡日囚夜纵有诗自怜因次韵》的作者是谁?答:陈著 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坎止流行遇坎而止,乘流则行。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。语本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寥廓忽荒,与道翱翔。乘流则逝,得坎则止。” 颜师古 注:“ 孟康 曰:‘《易》坎为险,遇险难而止也。’ 张晏 曰:‘谓夷易则仕,险难则隐也。’” 宋 张榘 《金缕曲·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》词:“坎止流行元无定,敢一朝、挨却尘泥迹,且賸把、锦云织。” 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十二:“不能乐天知命,坎止流行,与万物同始终,亦其学之不至也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复张廷尉书》:“既荷白驹之赋远道相詒,坎止流行,元无固必。” 不在(1)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(2)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人生(1) 人一生中的活动 (2)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 (3) 与人的关系生疏,不熟悉 人生地疏 只合只应;本来就应该。 唐 薛能 《游嘉州后溪》诗:“当时 诸葛 成何事?只合终身作卧龙。” 金 元好问 《西楼曲》:“海枯石烂两鸳鸯,只合双飞便双死。” 元 武汉臣 《玉壶春》第二折:“早知哥哥来到,只合远接。” 茅盾 《虹》十:“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 黄浦江 里。” 任天谓任从天命。《宋书·顾觊之传》:“若藉数任天,则放情荡思;拘训驯范,则防虑检丧。” 无聊(1)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他一闲下来,就感到十分无聊 (2) 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 (3) 生活穷困,无所依赖 穷饿无聊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卧病无聊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垂死临近死亡 在垂死痛苦的尖叫声中倒下 不妨(1)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(2)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(3)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,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上衮指宰辅。《后汉书·伏湛牟融等传赞》:“ 牟公 简帝,身终上衮。”《周书·赵贵独孤信等传论》:“宏材远略,附凤攀龙,绩著元勋,位居上衮。”《新唐书·窦怀贞传》:“公位上衮,当思献可替否辅天子,而计校瓦木,杂厕工匠间,使海内何所瞻仰乎?” 颦眉皱眉。 晋 戴逵 《放达为非道论》:“是犹美 西施 而学其顰眉,慕有道而折其巾角。” 宋 晏殊 《更漏子》词:“纔送目,又顰眉,此情谁得知。” 明 张景 《飞丸记·卺合飞丸》:“佳期喜到,日上纱窗晓,镜里顰眉欲扫,愁怀指日冰消。” 冰心 《<寄小读者>四版自序》:“我提笔的时候,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。” 通理(1).通晓事理。《易·坤》:“君子黄中通理。” 三国 魏 曹操 《议复肉刑令》:“安得通理君子达於古今者,使平斯事乎?”《平妖传》第五回:“你儿子忒不通理,做出恁般手脚。” (2).共通的道理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秦宓传》:“又论皇帝王霸豢龙之説,甚是通理。”《南史·徐羡之传》:“臣以为法律之外,尚弘通理,母之即刑,由子明法。” 宋 曾巩 《正长各举属官诰》:“盖上下之体相承,如此以周天下之务,此古今之通理也。” (3).犹统理。 汉 荀悦 《汉纪·成帝纪四》:“臣闻天生蒸民,不能自治而立王者通理之。” 宋 王禹偁 《与冯伉书》:“今有 商於 之命,而亲友间往往相唁,诚以閤下通理是郡也。” (4).连通的纹理。 唐 白居易 《云居寺孤桐》诗:“直从萌芽拔,高自毫末始。四面无附枝,中心有通理。” 狸奴猫的别名。 宋 陆游 《赠猫》诗:“裹盐迎得小狸奴,尽护山房万卷书。” 清 杜岕 《警鼠》诗:“花下蹲狸奴,可以慎忖度。” 貍奴:猫的别称。 宋 黄庭坚 《乞猫》诗:“秋来鼠辈欺猫死,窥瓮翻盘搅夜眠。闻道貍奴将数子,买鱼穿柳聘御蝉。” 宋 陆游 《赠猫》诗:“裹盐迎得小貍奴,尽护山房万卷书。” 清 钮琇 《觚賸·沉香瘗貍》:“ 合肥 宗伯所宠 顾夫人 ,名 媚 , * 貍奴。” 自新自此决心以新的面貌出现 改过自新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