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夜雨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陆游 |
释义 | 夜雨原文暮雨萧萧集瓦沟,空阶点滴送清愁。何由乞得须臾睡,直到窗明滴未休。 诗词问答问:夜雨的作者是谁?答:陆游 陆游夜雨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暮雨傍晚的雨。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对萧萧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” 许地山 《空山灵雨·爱底痛苦》:“暮雨要来,带着愁容的云片,急急飞避。” 萧萧(1)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 车辚辚,马萧萧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(2)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 风萧萧 (3) 冷落凄清的样子 (4)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瓦沟瓦楞之间的泄水沟。 唐 白居易 《宿东亭晓兴》诗:“雪依瓦沟白,草绕墙根緑。” 宋 杨万里 《不寐听雨》诗:“瓦沟收拾残零水,併作簷间一滴声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九:“﹝ 懒龙 ﹞扯着两个人耳朵説道:‘只在家里瓦沟中去寻就有。’” 点滴输液 他右手吊着点滴,腰下垫着冰枕,有气无力地躺在国泰医院667病房 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。 宋 陆游 《枕上作》诗:“犹有少年风味在, 吴 笺著句写清愁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湘月·壬申夏》词:“纔见一抹斜阳,半隄香草,顿惹清愁起。” 戴望舒 《烦忧》诗:“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,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。” 何由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从何处,从什么途径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汉 王褒 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僕虽嚚顽,愿从足下。虽然,何由而自达哉!” 唐 王昌龄 《送韦十二兵曹》诗:“出处两不合,忠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六:“ 晋 张华 有鸚鵡,每出还,輒説僮僕好恶。一日,寂无言; 华 问其故,曰:‘被禁在瓮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鲁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陈旧,本味又何由知?” 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》诗:“美人游不还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书·沉庆之传》:“治国譬如治家,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陛下今欲伐国,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刘基 《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》诗之三:“路远无羽翼,何由得飞还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稍加责罚,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着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 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笔记》卷三:“有云 太仓 王宫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无损。然与《玉版》对观,无少差,信为《玉版》未损时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剥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 须臾(1) 片刻 须臾不可离 (2) 一会儿 须臾,蛇不见了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直到(1) 径直抵达 直到北京来学艺 (2) 一直到(多指时间) 直到半夜 他一直往梯子上爬,直到喘不过气来 这一事故直到早晨才被发现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