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华亭百咏安公像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许尚 |
释义 | 华亭百咏安公像原文浮钵来沧海,幡然厌世尘。补陀崖畔月,长照定中身。 诗词问答问:华亭百咏安公像的作者是谁?答:许尚 许尚华亭百咏安公像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沧海大海。以其一望无际、水深呈青苍色,故名 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 幡然迅速而彻底地 君子之学如蜕,幡然迁之。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 幡然悔悟 厌世悲观消极,厌弃人世 千岁厌世,去而上仙。——《庄子·天地》 情高不恋俗,厌世乐寻仙。——鲍照《白云篇》 补陀见“ 补陁落迦 ”。 崖畔(1).山崖边。《水浒传》第九七回:“忽见崖畔树林中,走出一个樵者。” (2).界限,边际。 三国 魏 郭遐叔 《赠嵇康》诗之三:“譬彼造化,抗无崖畔,封疆画界,事利任难。” 中身(1).中年。《书·无逸》:“ 文王 受命惟中身,厥享国五十年。” 郑玄 注:“中身谓中年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陶徵士诔》:“年在中身,疚维痁疾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唐故邕管招讨副使邓君墓志铭》:“年极中身,葬兹高岸。” 章炳麟 《悲先戴》:“寿不中身,愤时以陨,岂无故耶?” (2).身体的中部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有虵於此,击其尾,其首救;击其首,其尾救;击其中身,首尾皆救。”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