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王氏松斋诗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张舜民 |
释义 | 王氏松斋诗原文人传半隐在龙门,天启松斋遇远孙。水石蔽亏包废寺,版图磨灭指邻村。 如将绿野还裴度,不见潜溪付李藩。 壁土未乾三易主,洛阳城里有名园。 诗词问答问:王氏松斋诗的作者是谁?答:张舜民 张舜民王氏松斋诗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龙门楚国都城郢城(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)的东门 天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(公元1621—1627年) 天启壬戌秋日。—— 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 松斋指山林别墅或隐者房舍。 唐 张说 《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》诗序:“嵐气入野,榛烟出谷。鱼潭竹岸,松斋药畹。” 唐 孟郊 《游韦七洞庭别业》诗:“松斋何用扫,萝院自然涤。” 明 徐祯卿 《酬边太常于燕山见忆之作》诗:“独在山中宿,松斋清道心。” 远孙犹远裔。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辩证一》:“ 雷郑 之学,闕谬固多,其间高祖远孙一事,尤为无义。丧服但有曾祖齐衰六月,远曾緦麻三月,而无高祖远孙服。”参见“ 远裔 ”。 水石(1).指流水与水中之石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溱水》:“水石惊瀨,传响不絶,商舟淹留,聆翫不已。” 唐 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》诗:“咆哮七十滩,水石相喷薄。” 宋 苏轼 《石钟山记》:“ 酈元 以为下临深潭,微风鼓浪,水石相搏,声如洪鐘。” (2).犹泉石。多借指清丽胜景。 唐 李白 《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》诗:“忽思 剡溪 去,水石远清妙。” 五代 齐己 《将之匡岳过寻阳》诗:“此路便堪归水石,何门更合向尘埃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原韵》:“强策羸驂寻水石,忽惊幽鸟下烟林。” 宋 苏轼 《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》诗:“山川良甚似,水石亦堪儔。” 蔽亏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。 唐 孟郊 《梦泽行》:“ 楚 山争蔽亏,日月无全辉。” 清 刘大櫆 《浮山记》:“古木苍藤,蔽亏掩映,冬夏常蔚然。” 赵光荣 《里湖纪游》诗之三:“高高望无极,蔽亏天日光。” 版图指领土范围、国家的边界 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,以逆群吏之治,而听其会计。——《周礼·天官·司会》 这里,这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整个版图。——秦牧《土地》 罗马教会比罗马帝国版图更大,寿命更长 磨灭(1) 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建立不可磨灭的功勋 (2) 磨难;折磨 谁曾经这样磨灭 邻村邻近的村舍。《南史·孝义传·郭世通》:“邻村大小莫有呼其名者。” 鲁迅 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听说那邻村的航船 七斤 便着了道儿,弄得不像人样子了。” 雁翼 《伙伴》诗:“到邻村,我去拜访一位朋友。” 不见(1)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(2) 见不着;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三易(1).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《周易》的合称。《周礼·春官·太卜》:“掌三《易》之法,一曰《连山》;二曰《归藏》;三曰《周易》。”相传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为 夏 、 商 之《易》,书已失传。参阅 清 皮锡瑞 《经学通论·论<连山><归藏>》。 (2).三种容易之事。“三易”所指,随文而异。《韩非子·用人》:“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……明主之表易见,故约立;其教易知,故言用;其法易为,故令行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 沉隐侯 曰:‘文章当从三易:易见事,一也;易识字,二也;易读诵,三也。’” (3).三次变换。 宋 苏轼 《东坡志林·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》:“吾坐用檀越钱物,已三易毛矣。” 清 黄钧宰 《金壶七墨·木工》:“今 程氏 园三易主人矣,破栋頽垣,不可以居。” 洛阳河南省地级市。位于河南西部,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,人口97万。中国著名古都,有“九朝古都”之称,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,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。河南省第二大城市,陇海铁路、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城里城市建成区内 有名出名;名字为大家所知 有名的科学家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