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 | 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方回 |
释义 | 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原文先公与进时,早诵小坡诗。晚节遭多难,耆年对耄期。 家贫从俗笑,国破任身危。 后死元非福,前途未可知。 诗词问答问: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的作者是谁?答:方回 方回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先公死去的父亲,这里指司马池。先,指已经死去的上代或长辈 先公为群牧判官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进时犹报时。《晋书·挚虞传》:“堪舆竦而进时兮,文昌肃以司行。” 小坡称 宋 苏过 。《宋史·苏过传》:“ 过 ( 苏軾 子)字 叔党 ……其《思子臺赋》、《颶风赋》早行於世。时称为‘小坡’,盖以 軾 为‘大坡’也。” 晚节(1) 晚年的节操 保持晚节 (2) 晚年 (3) 后期 多难众多难成之事;很多困难。《诗·周颂·访落》:“维予小子,未堪家多难。” 郑玄 笺:“多,众也。我小子耳,未任统理国家众难成之事……难成之事,谓诸政有业未平者。”《老子》:“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” 犹多故;多患难。《诗·周颂·小毖》:“未堪家多难。” 郑玄 笺:“我又会於辛苦,遇三监及 淮 夷之难也。”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 晋 有三不殆,其何敌之有?国险而多马, 齐 楚 多难。” 杜预 注:“多篡弑之难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吾君老矣,子少,国家多难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国家多有危难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刘繇传》“ 繇 长子 基 ,字 敬舆 ,年十四,居 繇 丧尽礼,故吏餽餉,皆无所受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《吴书》:“ 基 遭多难,婴丁困苦,潜处味道,不以为戚。” 唐 杜甫 《登楼》诗:“花近高楼伤客心,万方多难此登临。” 王毓岱 《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》:“先鞭争跃马,多难患张鴟。” 耆年(1).老年人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“耆年闕市井之游,稚齿丰车马之好。” 唐 聂夷中 《短歌》:“耆年无一善,何殊食乳儿。” 宋 陆游 《北望》诗:“耆年死已尽,童稚日夜长。” (2).指高年。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 归愚 先生虽耆年重望,意不属也。” 耄期高年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朕宅帝位,三十有三载,耄期倦于勤。” 孔 传:“八十、九十曰耄,百年曰期颐。言己年老,厌倦万机。”《孔子家语·观乡射》:“好学不倦,好礼不变,耄期称道不乱者,在此位也。” 清 姚鼐 《张贞女传》:“行必久而后信,女子固然;非耄期不乱者,曷以为士乎哉?” 从俗(1).依从习俗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礼从宜,使从俗。” 北齐 刘昼 《新论·随时》:“故《易》贵随时,《礼》尚从俗,适时而行也。” (2).顺从时俗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委厥美以从俗兮,苟得列乎众芳。” 汉 司马迁 《报任安书》:“故且从俗浮沉,与时俯仰,以通其狂惑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难<自然好学论>》:“求安之士乃诡志以从俗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官制废久矣,今其名称讹谬者多,虽士大夫皆从俗,不以为怪。” 清 恽敬 《与朱干臣》:“吾弟前书称老夫子大人,鄙意颇不愿从俗。” 鲁迅 《二心集·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我是就世俗一般而言,所以也姑且从俗。” 任身妊身,怀孕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“其母居 伊水 之上,孕” 汉 高诱 注:“任身为孕。”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闻 张美人 未尝任身就馆也。”《国语·郑语》“既筓而孕” 三国 吴 韦昭 注:“孕,任身也。” 后死(1).谓死在后,常用作生者自谦之词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。” 何晏 集解:“ 文王 既没,故 孔子 自谓后死。” 唐 韩愈 《祭十二兄文》:“维我皇祖,有孙八人。惟兄与我,后死孤存。” 柳亚子 《海宁观潮有作》诗:“我亦廿年惭后死,射潮穿冢两蹉跎。” (2).指后生小辈。 宋 陈亮 《贺新郎·寄辛幼安和见怀韵》词:“父老 长安 今餘几?后死无讎可雪。” 前途(1) 将行经的前方路途 天明登前途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诗 (2) 喻未来的光景 况君前途尚可。——《世 说新语·自新》 前途似海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 前途光明 (3) 他们;那一方。旧时居间者与人接洽时,隐去姓名,称另一方为前途 减半天五之数,前途愿出。——《老残游记》 可知见“ 可知道 ”。 |
随便看 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