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何处黄鹂破暝烟,苏公堤上柳初眠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畅的《西湖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何处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龄 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旌旗何处在?平臺宾客有谁怜?”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 脩 论事切直,人视之如仇,帝独奬其敢言,面赐五品服。顾侍臣曰:‘如 欧阳脩 者,何处得来?’” 茅盾 《一个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处有爱呢?何处是爱呢?” 黄鹂鸟名。身体黄色,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,嘴淡红色。叫的声音很好听,常被饲养作笼禽。吃森林中的害虫,对林业有益。也叫鸧鹒或黄莺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石头答庾郎丹》诗:“黄鸝隐叶飞,蛺蝶縈空戏。” 唐 杜甫 《绝句》之二:“两箇黄鸝鸣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四月天,黄鹂低鸣。” 破暝傍晚。 宋 刘弇 《宿长山寺》诗:“破暝紫烟生,写谷清樾好。” 苏公堤亦称“ 苏堤 ”。亦称“ 苏隄 ”。1.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中。 北宋 元祐 年间, 苏轼 知 杭州 时,疏浚 西湖 ,堆泥筑堤,南起 南屏山 ,北接 岳王庙 ,分 西湖 为内外两湖。其间有桥六座,夹道杂植花柳,有“六桥烟柳”之称。 明 皇甫涍 《西湖歌寄方思道》:“青山荡漾春风来, 苏公堤 边花正开。”《西湖志·名胜一》:“ 苏隄 春晓,为十景之首。” 清 赵翼 《西湖晤袁子才喜赠》诗:“ 苏堤 二月春如水, 杜牧 三生髩有丝。”参阅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。 (2).在 广东省 惠州市 西湖 (旧称 丰湖 )中。 宋 绍圣 年间, 苏轼 知 惠州 时,买 丰湖 为放生池,并筑堤以障水。参阅《嘉庆一统志·惠州·苏公堤》。 初眠蚕孵化后,初次蜕皮时出现不动不食的现象,谓之初眠。 清 卫杰 《蚕桑萃编·图谱·初眠》:“蚕头轻緑尾轻红,正是初眠造化工。”参见“ 三眠 ”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