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洗笔池头烟淡淡,鸣琴台畔水悠悠。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庭芳的《句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池头犹池边。 宋 杨万里 《晚凉散策》诗:“饭餘浴罢趁凉行,偶憩池头最小亭。”《再生缘》第六三回:“好景无边真美丽,上了那,长桥一道出池头。” 淡淡(1) 形容颜色浅淡 云溪花淡淡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行次盐亭》 淡淡的浮云 淡淡的远山 (2) 隐隐约约的样子 淡淡焉,若有物存,莫识其状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(3) 水波动的样子 绿池泛淡淡,青柳何依依。——潘岳《金谷集作》 鸣琴(1).琴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 文子 曰:‘吾尝好音,此人遗我鸣琴;吾好珮,此人遗我玉环。’” 晋 陆机 《拟东城一何高》诗:“闲夜抚鸣琴,惠音清且悲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李西川荐琴石》诗:“远师 騶忌 鼓鸣琴,去和《南风》愜 舜 心。” (2).弹琴。 唐 高适 《登子贱琴堂赋诗》之一:“ 宓子 昔为政,鸣琴登此臺。” 唐 黄滔 《湘中赠张逸人》诗:“鸣琴坐见燕鸿没,曳履吟忘野逕赊。”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作邑启事》:“鸣琴堂上,将貽不治事之讥;投巫水中,必得擅杀*人之罪。” (3).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:“ 宓子贱 治 单父 ,弹鸣琴,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。”后因用“鸣琴”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,无为而治。 唐 郎士元 《送长沙韦明府》诗:“遥知讼堂里,佳政在鸣琴。” 明 王錂 《寻亲记·修筑》:“下官 封丘县 宰是也。才非雉锦,政忝鸣琴。” 清 陈梦雷 《赠臬宪于公》诗:“製锦功偏著,鸣琴政自循。” 悠悠(1) 长久,遥远 悠悠长夜 (2) 遥远的 悠悠未来 (3) 形容从容不迫 (4) 众多 (5) 荒谬 悠悠之谈 (6)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渔家傲》 (7) 庸俗 (8)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(9)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。——唐· 崔颢《黄鹤楼》 悠悠自得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