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廌的《秋莺诗》 全文:秋日生春意,林间闻晓莺。
 奈何时序晚,不及候虫鸣。
 摇落无多感,芳菲会满城。
 好音宜自默,反舌可无声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好音宜自默,反舌可无声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好音(1).悦耳的声音。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 汉  祢衡 《鹦鹉赋》:“采采丽容,咬咬好音。” 唐  杜甫 《蜀相》诗:“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鸝空好音。” 宋  王安石 《半山春晚即事》诗:“惟有北山鸟,经过遗好音。” (2).也特指乐声。 清  李渔 《风筝误·嘱鹞》:“新诗为我逗琴心,更仗新诗索好音。” (3).犹言好消息。《诗·桧风·匪风》:“谁将西归,怀之好音。” 晋  潘岳 《为贾谧作赠陆机》诗:“子其超矣,实慰我心。发言为诗,俟望好音。” 唐  杜牧 《为人题赠》诗之一:“的的新添恨,迢迢絶好音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四:“好兄弟,是必替我送送,倘有好音,必当重谢。” 叶圣陶 《城中·前途》:“不胜盼祷,跂望好音。” 喜爱音乐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寡人窃闻 赵王 好音,请奏瑟。” 汉  马融 《长笛赋》序:“ 融 既博览典雅,精核数术,又性好音,能鼓琴吹笛。” 反舌(1).鸟名。即百舌鸟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仲夏之月﹞小暑至,螳蜋生,鵙始鸣,反舌无声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反舌鸟,春始鸣,至五月稍止,其声数转,故名反舌。” 南朝  梁  沉约 《反舌鸟赋》:“有反舌之微禽,亦班名於庶鸟。乏佳容之可翫,因繁声以自表。” 清  李渔 《慎鸾交·心归》:“诗朋同游胜景,怎做得寒蝉僵鸟,反舌无声。” (2).指语言与汉语不同之少数民族。《大戴礼记·小辨》:“传言以象,反舌皆至,可谓简矣。”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:“善为君者,蛮夷反舌,殊俗异习皆服之,德厚也。” (3).犹言张口结舌。 严复 《论教育书》:“用东文,彼犹可攘臂鼓脣于其间,独至西文用,则此曹皆反舌也。”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