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藉用传名垂不朽,杜预因以高岸深谷致虑而立二碑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三·青石(激忠烈也)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传名名声远扬,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垂不朽流传下去,永不磨灭。 宋 曾慥 《类说·摭言·滕王阁序》:“ 王勃 著《滕王阁序》时年十四,都督 阎公 不之信,令人伺其下笔……至‘落霞孤鶩齐飞,秋水长天一色’, 公 矍然曰:‘此真天才,垂不朽矣。’” 明 李贽 《复焦弱侯书》:“世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文章垂不朽者。” 高岸深谷(1).指幽僻的处所。 晋 皇甫谧 《高士传·许由》:“ 巢父 曰:‘子若处高岸深谷,人道不通,谁能见子?’” (2).形容幽峭深邃。 清 朱仕琇 《<溪音>序》:“余尝序 筠园 诗,以为得高岸深谷之理。” (3).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”后因以“高岸深谷”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。 清 黄宗羲 《与李杲堂陈介眉书》:“不少贤达胜士,当时为人宗物望所归者,高岸深谷,忽然湮灭。” 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后有 延庆祖师 塔, 曇公 不记其何代人,又不知何故陷于地中。沧海桑田,高岸深谷,信然矣。” 而立指年至三十,学有成就。后来用“而立”指人三十岁 三十而立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 而立之年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