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荆山破金璞,骊珠掩微颣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伯广的《顶山栗》 全文: 参考注释荆山(1).山名。在今 湖北省 南漳县 西部。 漳水 发源于此。山有 抱玉岩 ,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。《书·禹贡》:“导 嶓冢 ,至于 荆山 。” 孔 传:“ 荆山 在 荆州 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江水二》:“《禹贡》:‘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。’盖即 荆山 之称,而制州名矣。故 楚 也。” (2).山名。在今 陕西省 富平县 西南。相传 禹 铸鼎于此。《书·禹贡》:“导 岍 及 岐 ,至于 荆山 。” 孔颖达 疏:“《地理志》云:《禹贡》北条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县 南。”《后汉书·郡国志一·冯翊》 刘昭 注引 晋 皇甫谧 《帝王世纪》:“ 禹 铸鼎於 荆山 ,在 冯翊 怀德 之南,今其下﹝有﹞ 荆渠 也。” (3).山名。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阌乡 南。相传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于此。亦名 覆釜山 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 黄帝 采 首山 铜,铸鼎於 荆山 下。” (4).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怀远县 西南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淮水》:“《郡国志》曰:‘ 平阿县 有 当涂山 , 淮 出于 荆山 之左, 当涂 之右,奔流二山之间,西扬涛北注之。’”《资治通鉴·后周世宗显德四年》:“帝驰至 荆山洪 ,距 赵步 二百餘里。” 胡三省 注:“ 荆山 在 濠州 钟离县 西八十三里,即 梁武帝 筑堰之地,今 怀远军 正治 荆山 。” 金璞比喻纯美的本质。 北齐 魏收 《枕中篇》:“远於厥德不常,丧其金璞。驰騖人世,鼓动流俗。” 唐 杜牧 《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》:“篇成敢道怀金璞,吟苦唯应似岭猿。” 骊珠(1).宝珠。传说出自骊龙颔下,故名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夫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之渊,而驪龙頷下。” 唐 温庭筠 《莲浦谣》:“荷心有露似驪珠,不是真圆亦摇荡。” 明 刘兑 《娇红记》:“红牙缓引驪珠串,个个一般圆。” 清 卓尔堪 《海市歌》:“龙女仙衣湘水裙,掌上驪珠弄明月。” (2).比喻珍贵的人或物。《南齐书·倖臣传论》:“长主君世,振裘持领,赏罚事殷,能不踰漏,宫省咳唾,义必先知。故能窥盈缩於望景,获驪珠於龙睡。” 唐 元稹 《赠童子郎》诗:“ 杨公 莫讶清无业,家有驪珠不復贫。” 清 陈其元 《庸闲斋笔记·解元抄袭陈文》:“主司閲文,合意者少,至十八日犹未定元。外舅适得一卷,大喜,以为独得驪珠矣。”《孽海花》第十三回:“这回 章自蜚 、 闻韵高 都没有中,驪珠已失,所得都是鳞爪罢了。” (3).杨梅的别名。 清 厉荃 《事物异名录·果蓏·杨梅》:“ 陆游 诗:‘未爱满盘堆火齐,先惊探頷得驪珠。’按,谓杨梅也。” (4).龙眼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果三·龙眼》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