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孤峰八面何崚嶒,清寂楼台半古藤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徐学古的《夏日宿云洞高峰山寺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八面(1).八张脸。 汉 焦赣 《易林·艮之颐》:“八面九口长舌。” (2).一物的八面。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声音·鼓》:“雷鼓八面,路鼓四面,睪鼓、晋鼓皆两面。” (3).八方。 唐 黄滔 《壶公山诗》:“八面峯峦秀,孤高可偶然。” 清 赵翼 《闲居读书作》诗之一:“吾曹才力弱,漫詡当八面。” 崚嶒(1) 高耸突兀 写山早崚嶒嵯峨 (2) 比喻特出不凡 凡为文者,必有文章之骨,意象崚嶒 (3) 比喻刚正不阿、坚贞不屈 侠骨崚嶒傲九洲 (4) 骨节显露貌。多形容人体瘦削 骨节崚嶒的大手 (5) 另见 léng 清寂清静冷落 清寂的月夜 楼台(1) 〈方〉∶凉台 (2) 较高的台榭,泛指楼(多用于诗词戏曲) 近水楼台 半古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故事半古之人,功必倍之,惟此时为然。” 赵岐 注:“当今所施恩惠之事半於古人,而功倍之矣。”后以“半古”谓才能或功业仅及古人的一半。 晋 陆机 《豪士赋序》:“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,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,故曰才不半古,而功已倍之,盖得之於时势也。”《晋书·王导传论》:“比夫 萧 曹 弼 汉 ,六合为家; 奭 望 匡 周 ,万方同轨,功未半古,不足为儔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