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度正的《送唐寺丞丈解郡绂东归一首》 全文:北溟有修鳞,其大无匹俦。
 化而为羽翼,顷刻遍九州。
 天地吾一体,日月吾双眸。
 一饮万斛泉,一饭万头牛。
 藏修丘壑间,昂昂亦无求。
 尘寰何迫隘,飞鸣不自由。
 虾蟹及蛙黾,孤豚及青鼩。
 纷纷如蝟毛,乘时恣喧咻。
 其耳若不闻,其声转清幽。
 其貌甚闲暇,其心亦休休。
 长思日月明,西天云雾收。
 东至于蓬莱,西至于崑丘。
 北至于穷发,南至于不周。
 宇宙渺一视,去息无拘留。
 我欲效鹤雏,鸣和声相酬。
 终焉附其翼,一旦凌空游。
 使彼毛羽虫,垂头自怀羞。
 此心如白璧,秋阳照江流。
 
 参考注释蛙黾即蛙。亦指蛙声。《周礼·秋官·蝈氏》:“掌去蛙黽。” 唐  韩愈 《杂诗》之四:“蛙黽鸣无谓,閤閤祇乱人。” 金  元好问 《出京》诗:“城居苦湫溢,羣动日蛙黽。” 清  陈维崧 《贺新郎·题曹实庵<珂雪词>》词:“多少词场谈文藻,向豪 苏 腻 柳 寻蓝本,吾大笑,比蛙黽。” 孤豚小猪。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?养食之数岁,衣以文绣,以入太庙。当是之时,虽欲为孤豚,岂可得乎?” 司马贞 索隐:“孤者,小也,特也,愿为小豚不可得也。” 汉  东方朔 《答客难》:“犹是观之,譬由鼱鼩之袭狗,孤豚之咋虎,至则靡耳,何功之有。” 唐  韩愈 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诗:“孤豚眠粪壤,不慕太庙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