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之世的《木下庙》 全文: 觌面相欺瞒,山灵藏眉目。 石骨标遒隽,地偏景亦缩。 詹桥铿怅策,过尽巉山麓。 水石争喧豗,能豁耳根俗。 沿冈踏陂衍,步步殢心足。 万石忽奔骞,共赊天一曲。 溪回石亦驻,似攫还似伏。 腻叶交湿光,脩藤缘老木。 渐远城市嚣,亦敌炎州燠。 神据胜而灵,阴风助肃肃。 伏腊走儿女,登荐刑鸡鹜。 草木贬幽奇,溪山亦折福。 踞石我沈冥,披扪任童仆。 阳曦薄崦轨,注光射山腹。 迟景不可延,订我重来躅。
参考注释草木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变化,草木蕃。” 唐 韩愈 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, 盘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鲜少。” 明 刘基 《<悦茂堂诗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则痛,鸟兽不得其性则瘏,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。” (2).指荒野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饿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。” (3).比喻卑贱。多用作自谦之词。 唐 陈子昂 《谏刑书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。” 宋 苏轼 《笏记》之一:“徒倾艸木之心,莫报乾坤之施。” 幽奇(1).指玄妙的哲理。 南朝 宋 宗炳 《答何衡阳书》:“夫神光灵变,及无量之寿,皆由诚信幽奇,故将生于佛土,亲映光明,其寿无量耳。” (2).幽雅奇妙。 宋 梅尧臣 《寄滁州欧阳永叔》诗:“烂漫写风土,下上穷幽奇。” 清 姚莹 《游榄山记》:“是乡在 香山 治东北七十里,居稠而民富,无幽奇壮胜之观,而人士彬彬有文采。” 朱自清 《怀魏握青君》:“他轻轻地诉说他生平冒险的故事。说一会,默一会。这是一个幽奇的境界。” 折福 因过分享用或不合情理地承受财物而减损福分(迷信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