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九十春光无少欠,那辞夏孟逮明朝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三月晦日作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九十(1).泛指多数。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:“亲结其縭,九十其仪。” 郑玄 笺:“女嫁,父母既戒之,庶母又申之,九十喻丁寧之多。”《诗·小雅·无羊》:“九十其犉。” 郑玄 笺:“今乃犉者九十头,言其多矣。” (2).指九十岁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八十九十曰耄。” 晋 陶潜 《饮酒》诗之二:“九十行带索,飢寒况当年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》:“九十携锄傴僂翁,小园幽事尽能通。” (3).谓一季。一季九十日。 唐 陈陶 《春归去》诗:“九十春光在何处,古人今人留不住。” 陈世宜 《得天梅书却寄》诗:“九十春光一梦醒,江南无数乱峯青。” 少欠(1).稍微欠缺。《吹剑四录》引 宋 吕祖谦 云:“若视人漠然不相干,或迟疑畏缩而不发,皆於忠少欠耳。” (2).亏欠。 元 乔吉 《扬州梦》第三折:“风流俊雅……知进退,识高下,贤慧心肠不狡猾,是一个少欠他欢喜寃家。” 元 方伯成 《端正好·忆别》套曲:“少欠下风流难,捱不彻忧愁限。” 明朝〈方〉∶明天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