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邓肃的《次韵李舍人》 全文: 道山文章伯,杖履作幽栖。 笔砚为戏事,业落翻墨螭。 平生百万言,定相初不离。 更怜世间士,尘网深相闱。 笑踵双林辙,誓破万夫疑。 八面列神王,剑戟森携持。 怒目干龙宫,机缄绝谋惟。 佛语浩无际,天地如可弥。 笑谈一转毕,璿玑时未移。 见者皆了了,钝根化神机。 不然分三藏,谁能俱不遗。 白头钻故纸,底是出头时。 此恩今欲报,四顾将谁依。 在佛本无说,於公亦何为。 珍重谪仙人,登山力未疲。 天涯渺万里,著处即为归。 随缘作赞叹,妙语何奇奇。 置之天壤间,千古无敢非。 我生多肉障,烦公示宝篦。 请作一言蔽,牟尼即仲尼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不然分三藏,谁能俱不遗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不然(1) 不是这样,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(2) 用在句子开头,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,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(3) 否则,表转折,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,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(4)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,不然,就甭去了 三藏梵文意译。佛教经典的总称。分经、律、论三部分。经,总说根本教义;律,记述戒规威仪;论,阐明经义。通晓三藏的僧人,称三藏法师,如 唐 玄奘 称 唐三藏 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内典序》:“义隐三藏之外,事非二乘所窥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迦毕试国》:“我若不通三藏理,不断三界欲,得六神通,具八解脱,终不以胁而至於席。”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三一章:“他近几年来持律极严,更加精研经、论,想在生前做一个三藏具足的和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