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张谓的《送僧》 全文:童子学修道,诵经求出家。
 手持贝多叶,心念优昙花。
 得度北州近,随缘东路赊。
 一身求清净,百毳纳袈裟。
 钟岭更飞锡,炉峰期结跏。
 深心大海水,广愿恒河沙。
 此去不堪别,彼行安可涯。
 殷勤结香火,来世上牛车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手持贝多叶,心念优昙花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贝多叶(1).多罗树的叶子;写经的树叶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下·堕婆登》:“有文字,以贝多叶写之。” 明  宋濂 《勃尼国入贡记》:“食无器皿,以竹编贝多叶为之,食毕则弃之。番书无笔札,以刀刻贝多叶行之。” 清  陈文述 《题杨荔裳方伯西藏纪事诗后》诗:“当作金经资日诵,贝多叶写佛香薰。” (2).借指佛经。 唐  张谓 《送僧》诗:“手持贝多叶,心念优曇花。” 宋  王禹偁 《谢宣赐御草书<急就章>并<朱邸旧集>歌》:“永为家宝藏书篋,岂让西方贝多叶。” 心念(1) 思想 (2) 意念 优昙即优昙钵花。 宋  苏辙 《那咤》诗:“佛如优曇难值遇,见者闻道出生死。” 清 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二五七:“难凭肉眼识天人,恐是优曇示现身。” 王横 《哭子美》诗:“踪跡类优曇,倩影谁能见?”参见“ 优曇鉢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