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诸公熟睨亦太息,摧压至死终不惜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《感旧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诸公(1).众公卿。《公羊传·隐公五年》:“天子八佾,诸公六,诸侯四。诸公者何?诸侯者何?天子三公称公,王者之后称公,其餘大国称侯。” 汉 班固 《白*虎通·礼乐》:“诸公六六为行,诸侯四四为行。” (2).诸多年老长者。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 叔 为人刻廉自喜,喜游诸公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诸公谓丈人行也。” (3).泛称各位人士。 唐 杜甫 《醉时歌》:“诸公衮衮登臺省,广文先生官独冷。” 元 贡师泰 《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》诗:“买得 吴 船便欲东,更骑羸马别诸公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三位先生,小弟有个疑难在此,诸公大家参一参。” 熟睨注目斜视。 宋 陆游 《新买啼鸡》诗:“狐狸熟睨那敢犯,萧萧清露和微风。” 宋 洪迈 《夷坚丁志·逊长老》:“ 满 年八十餘矣,饭且竟,熟睨 李 曰:‘公乃 逊老 乎?’ 李 不应,左右皆愕。” 太息(1) 即“叹气”。 (2) 生理现象。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。正常人的呼吸中,一呼一吸称为一息,一息脉动四次,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,脉五动,脉诊上称为“闰以太息”。病理情况下,若患者频频吸气,称为善太息,它是一个症状,可由肝胆郁结,肺气不宜引起 (3)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感动太息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 死终死亡。《周礼·天官·疾医》:“凡民之有疾病者,分而治之。死终则各书其所以,而入於医师。” 郑玄 注:“少者曰死,老者曰终。” 贾公彦 疏:“云死终者,谓民之有病不问老少皆治之,不愈,少死则曰死,似不得寿终然,故曰死;老者则曰终,谓虽治不愈,似得寿终,故曰终也。” 不惜(1) 不顾惜 不惜工本 (2) 舍得 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