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橒的《述怀·其五》 全文:紫塞狼风急,沧溟蜃气连。
 督师烦柱国,专阃寄楼船。
 詟服知谁日,翱翔既有年。
 升平何以答,茹汇巳翩翩。
 
 参考注释紫塞北方边塞。 晋  崔豹 《古今注·都邑》:“ 秦 筑 长城 ,土色皆紫, 汉 塞亦然,故称紫塞焉。” 南朝  宋  鲍照 《芜城赋》:“南驰 苍梧  涨海 ,北走紫塞 雁门 。” 唐  罗邺 《边将》诗:“若无紫塞烟尘事,谁识青楼歌舞人。” 清 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赚将》:“一声叱退 黄河 浪,两手推开紫塞烟。” 沧溟(1).大海。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诸仙玉女,聚居沧溟。” 唐  元稹 《侠客行》:“此客此心师海鲸,海鲸露背横沧溟。” 清  谭嗣同 《报贝元徵》:“一泛沧溟,即晕眩呕噦,不能行立。” 赵朴初 《忆江南》词之八:“ 青  藏 雪,到此出沧溟。” (2).苍天,高远幽深的天空。 元  郑光祖 《周公摄政》第一折:“天地为盟,上有沧溟。” 明  无名氏 《鸣凤记·二相争朝》:“边城尘土暗沧溟,勒石 燕然 未有人。” 清  陈梦雷 《登屴崱峰》诗之二:“泉归洞壑声闻静,天入沧溟法界空。” 蜃气亦作“蜄气”。一种大气光学现象。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,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。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。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,故称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海旁蜄气象楼臺,广野气成宫闕然。” 南朝  梁简文帝 《吴郡石像碑》:“遥望海中,若二人像。朝视沉浮,疑诸蜃气,夕復显晦,乍若潜火。” 明  无名氏 《四贤记·会母》:“谩委蛇 淄青 道,万里晴光重照,会见波恬蜃气销。” 何其芳 《画梦录·炉边夜话》:“在那辽阔间也许有长春的岛屿,如蜃气所成的楼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