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徐铉的《柳枝辞十二首》 全文: 把酒凭君唱柳枝,也从丝管递相随。 逢春只合朝朝醉,记取秋风落叶时。 南园日暮起春风,吹散杨花雪满空。 不惜杨花飞也得,愁君老尽脸边红。 陌上朱门柳映花,帘钩半卷绿阴斜。 凭郎暂驻青骢马,此是钱塘小小家。 夹岸朱栏柳映楼,绿波平幔带花流。 歌声不出长条密,忽地风回见彩舟。 老大逢春总恨春,绿杨阴里最愁人。 旧游一别无因见,嫩叶如眉处处新。 蒙蒙堤畔柳含烟,疑是阳和二月天。 醉里不知时节改,漫随儿女打秋千。 水阁春来乍减寒,晓妆初罢倚栏干。 长条乱拂春波动,不许佳人照影看。 柳岸烟昏醉里归,不知深处有芳菲。 重来已见花飘尽,唯有黄莺啭树飞。 此去仙源不是遥,垂杨深处有朱桥。 共君同过朱桥去,索映垂杨听洞箫。 暂别扬州十度春,不知光景属何人。 一帆归客千条柳,肠断东风扬子津。 仙乐春来按舞腰,清声偏似傍娇饶。 应缘莺舌多情赖,长向双成说翠条。 凤笙临槛不能吹,舞袖当筵亦自疑。 唯有美人多意绪,解依芳态画双眉。
参考注释歌声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,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;唱歌的声音 歌声飞出窗外 长条(1).长的枝条。 晋 左思 《蜀都赋》:“擢脩干,竦长条,扇飞云,拂轻霄。” 宋 苏轼 《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》诗:“花间置酒清香发,争挽长条落香雪。” (2).特指柳枝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绿柳》诗:“长条垂拂地,轻花上逐风。” 南唐 李煜 《柳枝》词:“多谢长条似相识,强垂烟穗拂人头。” 明 高启 《秋柳》诗:“欲挽长条已不堪,都门无復旧毿毿。” 忽地 忽然;突然 灯忽地灭了 回见 客套话,分手时,表示回头再见面 彩舟装饰华丽的船。 唐 杜甫 《陪王侍御同登东山》诗之二:“清江白日落欲尽,復携美人登綵舟。” 五代 陈金凤 《乐游曲》之二:“西湖南湖鬭綵舟,青蒲紫蓼满中洲。” 明 文徵明 《泛湖》诗:“行春桥外山千叠,尽逐波光上綵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