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岳珂的《徽宗皇帝秋赋御书赞》 全文:帝宣和之太平兮,忻朝野之多娱。
 伟楚臣之托辞兮,侈肆笔之特书。
 猗百工之精能兮,璨玳轴而金朱。
 宛百年其如砥兮,方日卷而霞舍。
 维宸笔之天纵兮,臣固不得而议也。
 若一艺之必极其致兮,亦盛时之细也。
 彼舞衣与竹矢兮,犹三代之秘也。
 知苟且之为无兮,亦可观其治也。
 在本始与地节兮,汉室称为中兴。
 岂尚方之工萃兮,反有愧于西京。
 纷天葩其在前兮,晃银海其欲眩。
 缕黄金以为饰兮,骇万态而千变。
 双龙宛其轴兮,森毛发以骨寒。
 历溽润与埃尘兮,曾不可乎犯干。
 巫咸下招兮,天门詄荡。
 臣得而藏兮,徒慨叹以兴想。
 鸾翔龙翥兮,太平之踪。
 神睒鬼哭兮,太平之工。
 五陵松柏兮,萧萧秋风。
 此赋之传兮,与天无穷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若一艺之必极其致兮,亦盛时之细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一艺亦作“ 一蓺 ”。1.“六艺”之一。指经学的一种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能通一蓺以上,补文学掌故缺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古之学者,耕且养,三年而通一艺。” 唐 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敏速》:“ 天宝 中, 汉州  雒县 尉 张涉 应一艺,自举日试万言,须中书考试。” 宋  曾巩 《读书》诗:“古人至白首,搜穷败肝肠,仅名通一艺,著书欲煌煌。” (2).谓一种才能或技艺。《后汉书·邓禹传》:“有子十三人,各使守一蓺。”《诗话总龟·艺术》引 宋  李颀 《古今诗话》:“ 唐 世一艺,如 公孙大娘 舞剑, 曹刚 琵琶, 米嘉荣 歌,皆见於 唐 贤诗句,遂知名於后世。”《荡寇志》第一二三回:“虚度七十二春,自幼不成一艺。” 梁斌 《红旗谱》四:“﹝ 严志和 ﹞从此一艺顶三工,一家人才不吃糠咽菜了。” 极其 非常;极端 极其关心 盛时(1).犹盛世。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及 周 之盛时,天下和洽,四夷乡风。” 汉  朱浮 《为幽州牧与彭宠书》:“方今天下适定,海内愿安,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。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,自捐盛时。” 宋  梅尧臣 《题老人泉寄苏明允》诗:“去为 仲尼 嘆,出为盛时祥。” 明  陈子龙 《对酒》诗:“对酒歌盛时,天下方大治。” (2).犹盛年。 三国  魏  曹植 《箜篌引》:“盛时不可再,百年忽我遒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