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晓骖六龙驾羲驭,腾踏未必输飞黄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邵桂子的《海蟾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六龙(1).谓《易》乾卦的六爻。《易·乾》:“大明终始,六位时成,时乘六龙以御天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乾元乃统天之义,言乾之为德,以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,以控御於天体。六龙即六位之龙也;以所居上下言之,谓之六位也。” (2).指太阳。神话传说日神乘车,驾以六龙, 羲和 为御者。 汉 刘向 《九叹·远游》:“贯澒濛以东朅兮,维六龙於扶桑。” 晋 郭璞 《游仙诗》:“六龙安可顿,运流有代谢。时变感人思,已秋復愿夏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休假大佛寺》诗:“六龙高徘徊,光景在我裳。” 明 薛蕙 《效阮公咏怀》:“六龙匿西山,蒙汜扬頽波。” (3).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,马八尺称龙,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。 汉 刘歆 《述初赋》:“揔六龙於駟房兮,奉华盖於帝侧。” 唐 李白 《上皇西巡南京歌》之四:“谁道君王行路难,六龙西幸万人欢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金鳌山》:“少焉,千乘万骑毕集,始知为六龙临幸。” 吴梅 《步北城狮子山访阅江楼遗址不得》诗:“六龙曾此驻云车,何处重寻帝子家。” (4).六兄弟的美称。 晋 常璩 《华阳国志·后贤志》:“ 宓 六子,皆英挺逸秀,号曰六龙。”《晋书·温羡传》:“父 恭 , 济南 太守,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,号曰六龙。”《晋书·卞壸传》:“父 粹 ,以清辩鉴察称。兄弟六人并登宰府,世称 卞氏 六龙。” 羲驭太阳的代称。 羲和 为日驭,故名。 明 高启 《广陵孙孝子爱日堂》诗:“只愁老景苦駸駸,羲驭西驰疾飞鞚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四回:“晓来一轮羲驭涌东隅。”参见“ 羲和 ”。 腾踏亦作“ 腾蹋 ”。1.提起脚踏或踢。 唐 顾况 《险竿歌》:“翻身挂影恣腾蹋,反綰头髻盘旋风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则天后神功元年》:“丁卯, 昭德 、 俊臣 同弃市……仇家争噉 俊臣 之肉,斯须而尽,抉眼剥面,披腹出心,腾蹋成泥。”特指舞蹈的踢腿踏脚。 唐 司空图 《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》诗之五:“熨帖新巾来与裹,犹看腾踏少年场。” 明 陈继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舞有骨尘舞、胡旋舞,俱於小圆毬子上纵横腾踏,两足不离毬上。” (2).指高抬腿行进;奔腾。 唐 王建 《水夫谣》:“夜寒衣溼披短蓑,臆穿足裂忍痛何,到明辛苦无处説,齐声腾踏牵船出。” 唐 韩愈 《送区弘南归》诗:“王都观闕双巍巍,腾蹋众骏事鞍鞿,佩服上色紫与緋,独子之节可嗟唏。” 宋 苏辙 《王詵都尉宝绘堂词》诗:“腾踏騕褭联驌驦,喷振风雨驰平冈。” (3).飞腾。 宋 苏舜钦 《顶破二山诗》:“此邑有顶山,下潜子母虯。其子去为雨,以救乡人忧……岁来省其母,风雹六月秋,烟云腾蹋去,不復经月留。” (4).喻宦途得意。 宋 叶适 《赠岩电隐士》诗:“从来钟鼎无山林,老去岂復少年心,若言部位许亏闕,已早腾踏非埋沉。” 未必不一定;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。 未必不过此已忘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他未必去北京 飞黄(1).传说中的神马名。又名乘黄。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青龙进驾,飞黄伏皁。” 高诱 注:“飞黄,乘黄也,出西方,状如狐,背上有角,寿千岁。” 唐 张说 《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》:“不因兹白人间有,定是飞黄天上来。” (2).指古代勇士 飞廉 与 中黄伯 。《文选·张协<七命>》:“於是 飞 黄 奋鋭, 賁 石 逞技。” 李周翰 注:“ 飞 , 飞廉 ; 黄 , 中黄 。” (3).见“ 飞黄腾踏 ”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