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许景衡的《寄左四十》 全文: 小左真奇才,童稚已颖悟。 读书一十年,胸臆日充饫。 时时吐所有,落笔不肯住。 长江吞巨壑,白日破昏雾。 雄辞何纵横,妙理争发露。 骅骝始汗血,万里犹顷步。 嗟嗟驽骀辈,安用苦猜妒。 而我何为者,江海久飘寓。 得子稠人中,磊落真瑜璐。 文章岂易工,识者尤难遇。 哀弦有三叹,要非俗所谕。 往还几岁月,会面辄忘去。 萧条抱膝吟,浩荡登高赋。 迷途子所怜,正我欲到处。 我观古人文,何曾事章句。 至音本澹泊,太羹异凡具。 君看桃李花,纷纷竞春莫。 终焉适众口,了不在红素。 子兮更深探,吾言亦其粗。
参考注释众口(1).众人的言论;舆论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三人成虎,十夫楺椎,众口所移,无翼而飞。”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上内重 堪 ,又患众口之寖润,无所取信。” 明 徐复祚 《一文钱》第三出:“不是我痴心妄想千年调,只恐怕昔富今贫众口嘲。” (2).众人之口。 明 姚士粦 《见只编》卷上:“各该官军家丁众口齐称,先年抚、道不扣粮餉,抚养军民。” 了不绝不;全不。 晋 陶潜 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君归,见嘲笑而请笔作答,了不容思,文辞超卓,四座叹之。” 宋 苏轼 《送顾子敦奉使河朔》诗:“十年卧江海,了不见愠喜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》:“鹤既至,翔舞阶庭,了不惊异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长清僧》:“既归,灰心木坐,了不勾当家务。” 红素(1).指红的落花和白的飞絮。 唐 杜甫 《春远》诗:“肃肃花絮晚,菲菲红素轻。” 宋 卫元卿 《谒金门》词:“花过雨,又是一番红素。燕子归来愁不语,故巢无觅处。” (2).白晳中透现红晕。 唐 王琚 《美女篇》:“浓纤得中非短长,红素天生谁饰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