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也不违天性,不远人情,杨柳陌、临水夭桃亭榭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汪莘的《洞仙歌(正月二日大雪,自后雨雪屡作,至三十日甲子,始晴)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不违(1).依从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吾与 回 言终日,不违,如愚。’”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:“不违者,无所怪问,於 孔子 之言,默而识之,如愚。” 元 马致远 《耍孩儿·借马》曲:“恰才説来的话君专记,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。” (2).不远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。” 韦昭 注:“违,远也。” (3).不休止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徵敛无度,宫室日更,淫乐不违。” 杜预 注:“违,去也。” (4).符合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实欲使名实不违,徼倖路絶。” 天性(1) 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 (2) 天命 人情(1) 人的感情;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,有自改意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 (2) 情面;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(3) 恩惠,情谊 做个人情 (4) 赠品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,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。——《红楼梦》 杨柳陌路旁栽杨柳的道路。多用指分别之处。 唐 卢照邻 《首春贻京邑文士》诗:“寒辞杨柳陌,春满凤皇城。” 唐 王维 《观别者》诗:“青青杨柳陌,陌上别离人。” 夭桃(1).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:“**,灼灼其华。”后以“夭桃”称艳丽的桃花。 宋 曾巩 《南湖行》之二:“蒲芽荇蔓自相依,躑躅夭桃开满枝。” 清 曹寅 《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》诗:“东风澹荡摇晴烟,城西夭桃红欲然。” 许地山 《你为什么不来》:“在夭桃开透,浓荫欲成的时候,谁不想伴着他心爱的人出去游逛游逛呢?” (2).喻少女容颜美丽。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菩萨品》:“夭桃而乃越 姮娥 ,艷质而休夸 妲妃 。” 唐 崔珏 《有赠》诗之二:“两脸夭桃从镜发,一眸春水照人寒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西山一窟鬼》:“朱唇缀一颗夭桃,皓齿排两行碎玉。” 清 汪懋麟 《送树百给事使闽》诗:“ 吴越 富好女,双颊燃夭桃。” (3).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诗中有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”之句,后以“咏《夭桃》”表示求偶之意。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诉怨》:“若使俺有机会呵,直待要咏《夭桃》诵《摽梅》。” 明 梅鼎祚 《玉合记·怀春》:“咏《夭桃》虽则有时,叹‘匏瓜’终当无匹。” 亭榭亭阁台榭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》诗:“极望天渊,曲阻亭榭。” 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》卷四:“ 霍定 与友生游 曲江 ,以千金募人窃贵族亭榭中兰花插帽。” 清 龚自珍 《调笑》词之一:“花下,花下,金碧朝阳亭榭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