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《田居四时·其二》 全文:五月梅争熟,村村桑柘稀。
 茜裙蚕妇瘦,粉翅乳鹅肥。
 菱蔓滋溪雨,藤花锁钓矶。
 呼儿行采去,亭午候荆扉。
 
 参考注释茜裙(1).绛红色的裙子。 唐  李群玉 《黄陵庙》诗:“ 黄陵庙 前莎草春, 黄陵 女儿茜裙新。” 元 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一折:“这些时神思不快,妆镜懒抬,腰肢瘦损,茜裙宽褪,好烦恼人也呵!” 清  董俞 《山花子》词:“脉脉柔情怯晓风,茜裙双带綰芙蓉。” (2).指女子。 南唐  李中 《溪边吟》:“茜裙二八採莲去,笑衝微雨上兰舟。” 宋  姜夔 《小重山令·赋潭州红梅》词:“东风冷,香远茜裙归。” 蚕妇(1).养蚕的妇女。《北史·苏绰传》:“然后可使农夫不失其业,蚕妇得就其功。” 唐  王棨 《江南春赋》:“谁见其晓色东皋,处处农人之苦;夕阳南陌,家家蚕妇之愁。” 宋  陆游 《山村经行因施药》诗之二:“耕佣蚕妇共欣然,得见先生定有年。”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五回:“却原来是个蚕妇养的蚕虫儿。” (2).蚕的别称。 宋  苏轼 《次韵章传道喜雨》:“更看蚕妇过初眠,未用贺客来旁午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