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《蕃方为纪游之诗未就知府寺簿先生宠示佳句敢》 全文: 兹因谋道来,不为看山新。 看山虽云新,图画犹昔人。 虚亭十日留,欲出凡几巡。 隔江树差差,俯槛波粼粼。 终藉席间语,乃涤胸中尘。 况兹篮舆行,攀崖陟嶙峋。 是知竹使符,不异邱壑身。 世人何不察,百伪嫌一真。 而我孤拙者,崎岖聿其轃。 话言听矻矻,书札胜频频。 先生今徐州,愚非欧阳陈。 庶因唱酬诗,牵联诏无泯。
名句书法欣赏 庶因唱酬诗,牵联诏无泯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唱酬亦作“唱酧”。亦作“ 唱詶 ”。以诗词相酬答。 唐 白居易 《<因继集>重序》:“足下虽少我六七年,然俱已白头矣……而又未忘少年时心,每因唱酬,或相侮謔。” 金 元好问 《论诗》诗之二一:“窘步相仍死不前,唱醻无復见前贤。” 明 唐寅 《送行》诗:“此日伤离别,还家足唱詶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送山东耿中丞青藜》诗:“幕中壮士争超距, 稷下 高贤共唱酬。” 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十七:“吟诗填词,那是所谓唱酬,也算很了不起。” 牵联(1).系联;连带。 汉 严忌 《哀时命》:“外迫胁於机臂兮,上牵联於矰隿。” 唐 韩愈 《答元侍御书》:“足下与 济 父子俱宜牵联得书。” (2).连累;株连。《新唐书·姚璹传》:“ 璹 深探其狱,跡疑似皆捕逮,株党牵联数千人。” 宋 陆游 《陆郎中墓志铭》:“ 歧公 免相,门下士多牵联以罪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