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《留题云门草堂》 全文: 小住初为旬月期,二年留滞未应非。 寻碑野寺云生屦,送客溪桥雪满衣。 亲涤砚池余墨渍,卧看炉面散烟霏。 他年游宦应无此,早买渔蓑未老归。
  名句书法欣赏  亲涤砚池余墨渍,卧看炉面散烟霏书法作品
 参考注释砚池(1) 凹形砚 (2) 砚台中集储水的坑 余墨(1).残留的墨汁。 唐  刘言史 《右军墨池》诗:“ 永嘉 人事尽归空, 逸少 遗居蔓草中。至今池水涵餘墨,犹共诸泉色不同。” (2).遗留下来的或残存的书画。 宋  欧阳修 《哭曼卿》诗:“遗踪处处在,餘墨润不枯。” 宋  黄庭坚 《题绛本法帖》:“观 唐 人断纸餘墨,皆有妙处,故知翰墨之胜,不独在 欧 、 虞 、 褚 、 薛 也。” (3).诗书之馀,指不费主要精力而写成的文字。 宋  王安石 《寄题程公辟物华楼》诗:“想有新诗传素璧,怪无餘墨到沧洲。”按,此指书信。 烟霏亦作“烟霏”。1.云烟弥漫。 唐  席元明 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诗:“烟霏万雉,花明四郊;沼苹白带,山花紫苞。” 宋  欧阳修 《秋声赋》:“盖夫秋之为状也,其色惨淡,烟霏云敛。” 明  文徵明 《次韵吴德徵先生江南弄》:“烟霏晓色彤楼开,美人倚醉临籹臺。” (2).烟雾云团。 唐  韩愈 《山石》诗:“天明独去无道路,出入高下穷烟霏。” 宋  朱熹 《鹧鸪天·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》词:“生羽翼,上烟霏。回头祗见冢纍纍。” 明  王守仁 《登泰山》诗:“晓登 泰山 道,行行入烟霏。”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