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庭坚的《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》 全文: 移竹淇园下,买花洛水阳。 风烟二十年,花竹可迷藏。 九衢流车马,相值各匆忙。 岂有道边宅,静居如宝坊。 幅巾延客酒,妙歌小红裳。 主人有班缀,衣拂御炉香。 常恐鷤鴂鸣,百草为不芳。 故作龟曳尾,颇深漆园方。 初开蜗牛庐,中置师子床。 买田宛丘间,江汉起滥觞。 今此百亩宫,冬温夏清凉。 身闲阅世故,宇静发天光。 安肯声利场,牵黄臂老苍。 张侯笔瑞世,三秀丽斋房。 作诗盛推赏,明珠计斛量。 扫花坐晚吹,妙语益难忘。 重游樊素病,捧心不能妆。 来日犹可追,听我歌楚狂。
名句书法欣赏 岂有道边宅,静居如宝坊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有道(1) 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(2) 指政治清明,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有道之士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静居(1).安静地闲居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静居则溺,体泽则冯。” 成玄英 疏:“安静闲居则其体沉溺。” 汉 贾谊 《新书·修政语上》:“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,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,而就火之光於室也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“静居以嘆凤,临衢以泣麟。” (2).谓隐居静修。 蔡东藩 《清史通俗演义》第二二回:“ 圆圆 知无可挽回,便于次晨起来,向 三桂 前求一僻室静居。” 宝坊对寺院的美称。《大集经·璎珞品》:“尔时世尊,至宝坊中昇师子座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答湘东王书》:“鸣银鼓於宝坊,转金轮於香地。” 唐 李峤 《为魏国北寺西寺请迎寺额表》:“襜帷辙跡之所,尽建宝坊;南北东西之域,咸修法宇,佛刹周於天壤,寺名因於国号。” 宋 黄庭坚 《题落星寺》诗:“星宫游空何时落?着地亦化为宝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