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君休怪,厌浮生虚矫,省悟前身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侯善渊的《沁园春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浮生语本《庄子·刻意》:“其生若浮,其死若休。”以人生在世,虚浮不定,因称人生为“浮生”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答客》诗:“浮生急驰电,物道险絃丝。” 唐 元稹 《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》诗:“自言行乐朝朝是,岂料浮生渐渐忙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宴赏》:“浮生回首如驰影,能消几度閒愁闷。” 茅盾 《追求》三:“永别了!如梦的浮生,谜一样的人生!” 虚矫虚伪做作。《南史·梁纪下·元帝》:“性好矫饰,多猜忌……及 武帝 崩,祕丧逾年,乃发凶问,方刻檀为像,置于 百福殿 内,事之甚谨。朝夕进蔬食,动静必启闻,迹其虚矫如此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载文》:“且 汉 代词赋,虽云虚矫,自餘它文,大抵犹实。至於 魏 晋 已下,则伪繆雷同。” 郭沫若 《谢陈代新》:“不要让感情跑到了理智的前头,不要强不知以为知。一切的虚矫、武断、偷巧、模棱、诡辩、谩骂,都不是办法。” 省悟同“醒悟” 老魔方然省悟道:“没有别人,断乎是孙悟空那贼。”——《西游记》 前身(1) 佛教用语。指轮回前的生命 (2) 事物的上一个状态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