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沾霈希垂佑,燮调惭致和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夏至日恭祭方泽礼成述事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沾霈犹滋润。 明 郑若庸 《玉玦记·赴试》:“念蛟龙久在池,挟风云会有期,看作霖雨乘元气,枯稿皆沾霈。” 垂佑赐予保佑。《宋史·乐志十》:“皇灵垂祐,洪福弥隆。”《明史·聂豹传》:“寇虽有所掠,而我师斩获过当,实上玄垂祐,陛下威灵所致。” 赐予保佑、庇护。《宋史·乐志九》:“丰融垂佑,以永洪休。” 明 张居正 《辽东大捷辞免加恩疏》:“然此实上帝申庥,祖宗垂佑,我皇上天威远震,诸将士戮力用命之所致也。” 燮调(1).协和,调理。 唐 黄滔 《祭右省李常侍洵》:“天子乃擢 王褒 为諫议,昇 孝若 於貂璫,前彰润色之功,后养燮调之业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和杨遂贺雨》:“燮调赖时相,感应由圣君。”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以赋罢相》:“雨暘固自於天,感召岂无所主?儻燮调得人,则斯可有节。” 明 张居正 《谢免自陈疏》:“上不能燮调元化,佐明主以察璣衡;下不能振举宏纲,率群僚而修品式。” (2).指宰相的政务。《旧唐书·崔昭纬传》:“擢於侍从之司,委以燮调之任。” 明 李东阳 《丙吉问牛》诗:“燮调知是三公职,只许当年 曲逆侯 。” 致和谓人事极其和顺。 唐 严维 《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》:“致和知必感,岁旱未书灾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