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李昱的《答自便叟薄酒萹效东坡体》 全文: 薄薄酒,味可求,丑丑妇,愿可酬。 薄酒有妙理,丑妇无娇羞。 酒薄亦足浇我愁,丑妇可以与之俱白头。 平原督邮胜青州,黑昆崙曾配冕旒。 尝言旨酒亡国哲妇倾城,二者岂足为身谋。 醴酒如渑糟作丘,银罂翠杓黄金舟。 婪酣大肚饮一石,不能为君销国忧。 何如田父共泥饮,醉后倒骑原上牛。 春山作曲眉,秋水为明眸。 朝为行云莫为雨,一身主家十二楼。 是为丧身之膏盲,伐性之仇雠。 何如荆钗布裙操杵臼,深能方舟浅泳游。 笑彼纷纷冠沭猴,眼前富贵何异水上之浮沤。 小年难语大年,蟪蛄不知春秋。 吾侪薄酒任薄醉即休,丑妇任丑顺即休。
参考注释丧身丧命。 汉 班固 《白*虎通·谏诤》:“为君不避丧身,义之性也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养生》:“丧身以全家,泯躯而济国,君子不咎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丑狐》:“观其见金色喜,其亦利之所在,丧身辱行而不惜者歟?” 伐性危害身心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养气》:“秉牘以驱龄,洒翰以伐性,岂圣贤之素心,会文之直理哉?” 唐 杨炯 《晦日药园诗序》:“玉帛子女,为伐性之源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满江红·汉水东流》词:“马革裹尸当自誓,蛾眉伐性休重説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嘉祐六年》:“坐朝不闻諮謨,便殿无所顾问,女宠害之。内则伐性伤和,外则蠹国败政。”参见“ 伐性之斧 ”。 仇雠 仇人 及仇雠已灭,天下已定,一夫夜呼,乱者四应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伶官传·序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