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毛滂的《调笑》 全文:筵前看柘枝。
 河东词客今何地。
 密寄软绡三尺泪。
 锦城春色隔瞿唐,故华灼灼今憔悴。
 憔悴。
 何郎地。
 密寄软绡三尺泪。
 传心语眼郎应记。
 翠袖犹芬仙桂。
 愿郎学做蝴蝶子。
 去去来来花里。
 
 参考注释传心(1).佛教禅宗指传法。初祖 达摩 来华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谓法即是心,故以心传心,心心相印。见 唐  希运 《传心法要》。 唐  王维 《同崔兴宗送瑗公》诗:“一施传心法,惟将戒定还。” 唐  齐己 《荆渚逢禅友》诗:“閒吟莫忘传心祖,曾立阶前雪到腰。” 宋  计有功 《唐诗纪事·裴休》:“ 休  会昌 中官於 钟陵 ,请 运 ( 希运 )至郡,以所解一篇示之。师不顾曰:‘若形於纸墨,何有吾宗!’ 休 问其故。曰:‘上乘之印,唯是一心,更无别法……’ 休 録之为《传心法要》云。” 清  道霈 《重刊<坛经>缘起》:“佛佛出世,祖祖传心。” (2).指儒家的道统传授。 宋  何坦 《西畴常言》:“道统之传自 尧  舜 ,《书》虽载‘精一’传心,而学之名未著也。” 应记谓与所记的符合。《汉书·薛宣传》:“ 宣 察 湛 有改节敬 宣 之效,乃手自牒书,条其姦臧,封与 湛 …… 諶 自知罪臧皆应记,而 宣 辞语温润,无伤害意。” 颜师古 注:“与 宣 书记相当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