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拟元白诗二首并用其韵·其一·元拾遗微之(种竹)》 全文: 堂下有竹埭,尚缺五六竿。 却嫌少清听,岂虑碍远看。 趁此膏雨足,兼之暑未残。 移来青山曲,随见绿阴团。 斜拂凌云松,低临溘露兰。 汀芦与池苇,欲效良云难。 不肯裁为箫,空期凤下坛。 不肯持作钓,富春江上寒。 愿学蓝田上,种出千琅玕。 劲节从此申,生机实未阑。
参考注释清听(1).谓耳聪善听。《后汉书·申屠蟠传》:“ 玉 之节义,足以感无耻之孙,激忍辱之子。不遭明时,尚当表旌庐墓,况在清听,而不加哀矜!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若夫聆繁会之响而顾问於庸工,非 延州 之清听也。” (2).请人听取的敬词。 晋 陆机 《吴趋行》:“四坐并清听,听我歌《吴趋》。” 孙中山 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所谓乘可为之时,以竭愚夫之千虑,用以仰赞高深,非欲徒撰空言以瀆清听。” 邹韬奋 《萍踪寄语二集·弁言》:“倘有所得,当再就‘萍踪’所到,写些‘寄语’出来,以扰好友们的清听。” (3).谓清越入耳。 唐 孟浩然 《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》诗:“松月生夜凉,风泉满清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