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裁衣寄从军者》 全文: 玉关天气凉,六月已飞霜。 惊理箧中素,寄与远行郎。 长短尚如初,宽窄想非旧。 那堪孤灯下,缝纫听寒漏。 中庭度金风,缄刀著手冷。 叹息厚装绵,行将寄雪岭。 裁衣何所愿,愿郎早树勋。 郎为万户侯,妾作郡夫人。
参考注释中素亦作“ 中愫 ”。犹衷情。 明 宋濂 《故龙泉县教谕汤府君墓志铭》:“大书塋间,表厥中素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复张又南书》:“白石清泉,共谈中愫。” 寄与(1).传送给。 南朝 宋 陆凯 《赠范晔》诗:“折花逢驛使,寄与 陇头 人, 江 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。” 唐 贾岛 《送韩湘》诗:“欲凭将一札,寄与 沃洲 人。” (2).犹致送,赠送。 郭沫若 《把精神武装起来》:“ 中国 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,我相信, 日本 的法*西*斯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,而全世界的文化,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。” 田汉 《洪深<电影戏剧表演术>序》:“在他赴 青岛 之前将发表他那倾注着半生蕴蓄的大著《表演术》,这对于我们这些爱好戏剧艺术的学徒们是非常宝贵的寄与。” 行郎(1).过路青年。 唐 李商隐 《燕台·夏》诗:“ 石城 景物类黄泉,夜半行郎空柘弹。” (2).旧时称男家派遣到女家迎亲的人为“行郎”。 宋 吴自牧 《梦粱录·嫁娶》:“至亲迎日,男家刻定时辰,预令行郎,各以执色如花瓶、花烛、香球、沙罗洗漱……前往女家迎取新人。其女家以酒礼款待行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