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《和任况之(原缺之字,径补)》 全文: 簪裳如缧囚,我生三年系。 一落罝网中,遂负山林志。 忆故晋阳城,访古寻前事。 萧凉麋鹿游,正坐金汤累。 西山郁峥嵘,气势翔天际。 因知神所托,千岁有其地。 绵绵邑姜祠,盛德百世继。 汾横地轴壮,泉涌山骨碎。 我时正行役,忽此烟雨滞。 颇遭溪谷留,使失乡关异。 是时薰风初,殿阁微凉至。 碧井照眼寒,山光湿衣翠。 文鲂纵弱浪,野鹤下晚吹。 平生谢公心,雅在东山醉。 端来乞五斗,兹事复且置。 悽悽百僚末,举首触嗔忌。 早知折腰恶,谁敢朱云吏。 愿君志吾言,身外皆沤寄。 临渊休羡鱼,早决归来意。 荣枯梦已破,何待邯郸记。
参考注释正行(1).正直的行为。《晏子春秋·问下二一》:“苟持民矣,安有遗道?苟遗民矣,安有正行?”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身有丑梦,不胜正行;国有妖祥,不胜善政。” 宋 曾巩 《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》:“四方之往来者,或出语訕君,君不为之动也,其正行直道如此。” (2).谓依轨道顺行。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夫历者,正行也。古人有言曰:天下太平,五星循度,亡有逆行。” (3).端正其行为。《尚书大传》卷一下:“无过者,得復其圭以归其国。其餘有过者,留其圭;能正行者,復还其圭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立节》:“吾闻古之士,怒则思理,危不忘义,必将正行以求之耳。” 三国 魏 锺会 《母夫人张氏传》:“夫人少丧父母,充成矦家,修身正行,非礼不动,为上下所称述。” (4).佛教语。谓清净之正道。对邪行、杂行而言。《百喻经·乘船失釪喻》:“亦如外道,不修正行。” 烟雨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。——唐· 杜牧《江南春绝句》 烟雨空ň。——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