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功名殊未立,对景自无憀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亿的《秋晚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功名功绩和名位;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,立功名兮慰平生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但是,他们(指东林党人)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,总算进步多了。——《事事关心》 对景(1).对着眼前景物。 南唐 李煜 《浪淘沙》词:“往事只堪哀,对景难排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河中游西园》诗:“对景怕看红日暮,临池羞照白头新。” (2).比喻两相符合;对路。《红楼梦》第三三回:“ 袭人 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,心中也就信了八*九分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五回:“大家説这戏唱得对景。” 无憀(1).处于困境,无以为生;无所依赖。《新唐书·奸臣传下·崔胤》:“ 胤 计稍露,宦者或相泣无憀,不自安,劫幸之谋固矣。” (2).空闲而烦闷的心情,闲而郁闷。 唐 李商隐 《杂曲歌辞·杨柳枝》:“暂凭樽酒送无憀,莫损愁眉与细腰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枕上二绝效杨廷秀》之一:“藤枕频移触画屏,无憀滋味厌残更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御带花·重九夜》词:“便强説欢娱,总是无憀心绪。” (3).无意思;令人讨厌。 贺昌群 《元曲概论》第一章:“从前的《郊祀安世房中乐歌》都是一般无憀文人歌功颂德的作品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