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大父持丧久庐墓,曾以此事形碑镌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《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大父祖父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持丧护丧;服丧。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“ 圣公 诈死,使人持丧归 舂陵 。” 宋 范镇 《东斋记事》卷二:“故事,武臣不持丧, 韩玉汝 奏请持丧。” 清 曾国藩 《随州李君墓表》:“﹝其兄之子﹞闻赴京师,将去官持丧。” 庐墓(1).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,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,守护坟墓,谓之庐墓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泗水》:“今 泗水 南有夫子冢……即 子贡 庐墓处也。” 唐 张说 《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》:“天后临朝,再加辟命,皆辞以亲老,不赴。逮疾革,易簀,骨立庐墓。”《明史·刘珝传》:“ 珝 初遭母丧,庐墓三年。” (2).指服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。《后汉书·申屠蟠传》:“ 玉 之节义,足以感无耻之孙,激忍辱之子。不遭明时,尚当表旌庐墓,况在清听,而不加哀矜!” (3).房舍和祖墓。《清史稿·循吏传四·牛树梅》:“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仇,有田园庐墓之恋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