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沈辽的《重赋》 全文:永念暑雨烦,居然蹈忧沴。
 宁谓生怨咨,甘为小人敝。
 阴淫亦何患,临观大川逝。
 竹屋虽小疏,补苴岂无计。
 水性本就下,平川衍无势。
 壅隘何不胜,湫底何由济。
 河伯逢海若,足使誇洋裔。
 池鱼肆涵泳,洋洋旁轩砌。
 流汗一已收,萧骚抚轻袂。
 安得趣东归,舟航应不滞。
 
 参考注释池鱼(1) 池中的鱼 (2) 比喻无辜受累遭殃。如:池鱼堂燕(比喻无辜受祸);池鱼幕燕(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) 涵泳(1).潜游。 南朝  宋  谢灵运 《撰征赋》:“羡轻魵之涵泳,观翔鸥之落啄。” (2).浸润;沉浸。 唐  韩愈 《禘祫议》:“臣生遭圣明,涵泳恩泽。” 明  宋濂 《送刘永泰还江西序》:“今幸遭逢有道之朝,登崇俊良,凡有血气者莫不涵泳歌舞于神化之中。” 清  谭嗣同 《<仁学>自序》:“吾自少至壮,遍遭纲伦之厄,涵泳其苦,殆非生人所能任受。” (3).深入领会。 宋 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三:“正 渊明 诗意,诗字少意多,尤可涵泳。” 明  王世贞 《艺苑卮言》卷一:“ 西京 以还至六朝及 韩  柳 ,便须銓择佳者,熟读涵泳之,令其渐渍汪洋。” 清  王夫之 《夕堂永日绪论外编》二九:“熟绎上下文,涵泳以求其立言之指,则差别毕见矣。” 洋洋(1) 形容众多或丰盛 洋洋万言 (2) 盛大 河水洋洋 (3) 广远无涯 牧野洋洋 (4) 美善 声蔼洋洋 洋洋德音 (5) 喜乐 喜气洋洋 其喜洋洋者矣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(6) 形容声音响亮 钟磬洋洋 流水声洋洋 轩砌殿堂前的台阶。 唐  杜甫 《八哀诗·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》:“重叙 东都 别,朝阴改轩砌。” 宋  王谠 《唐语林·政事上》:“﹝ 牛丛 ﹞后自司勋员外郎为 睦州 刺史,入谢,上命至轩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