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《郡守祷雨获应》 全文: 秋阳六十日,闵闵岁可惧。 原田龟坼块,城市尘没屦。 谁欤悲若人,活彼于旦暮。 精禋发仁恻,诚意辄上诉。 神山閟灵湫,水旱天所付。 潜虬懒废职,暴虎往斗怒。 抑无东海冤,又岂桑羊蠹。 天心自响答,民语酌道路。 嗟予生理拙,饥饱共农圃。 披衣夜不眠,听此檐间语。 沉疴忽去体,黄壤流膏乳。 少宽县令责,尽复南亩故。 呼儿酌我酒,欲写无佳句。 聊同千里谣,非公谁与哺。
参考注释天心(1) 天空的中央 太阳升到了天心 (2) 天意 上合天心 (3) 封建时代指君主的意愿 (4) 摆轴 响答响应;应答。 唐 韩愈 《祭裴太常文》:“至乎公卿冠昏,士庶丧祭,疑皆响答,问必实归。” 宋 叶适 《终论六》:“使 关 洛 事济,四方响答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小翠》:“公疑其相讥,惭颜唯唯,不甚响答。” 民语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。一般言简意赅,多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民语曰:欲富乎,忍耻矣,倾絶矣,絶故旧矣,与义分背矣。” 汉 贾谊 《新书·保傅》:“瞽史诵诗,工诵箴諫,大夫进谋,士传民语,习与智长,故切而不愧。” 明 杨慎 《风雅逸篇序》:“録古谚、古语、古言、鄙谚、鄙语、野语,俗语、故语、民语、不恭之语百五十条为第八卷。” 道路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;两地之间的通道。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