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岂识见龙自有目,宁须更凿二湖为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润州道中咏古·其二·京岘山》 全文: 参考注释识见见解;见识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栖逸》:“ 郗尚书 与 谢居士 善。常称:‘ 谢庆绪 识见虽不絶人,可以累心处都尽。’”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某人在涵养上用功,某人在识见上用功。” 吴组缃 《山洪》十七:“自己为什么也和他们一样没识见呢?” 二湖指 洞庭湖 。 洞庭湖 由 青草 洞庭 二湖组成,故称。 唐 吕温 《岳阳怀古》诗:“ 二湖 豁南寖,九派驶东流。” 宋 孔武仲 《湖山亭》诗:“天外微茫二湖合,波心縹緲一峰青。” 清 顾祖禹 《读史方舆纪要·洞庭湖》:“﹝ 洞庭湖 ﹞或谓之 重湖 。 重湖 者,一湖之内,南名 青草 ,北名 洞庭 ,有沙洲间之也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