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家有常业,虽饥不饿;国有常法,虽危不亡。 |
释义 | 名句出处摘自《韩非子·饰邪》 解释:家中有固定的产业,虽碰到荒年也不致挨饿;国家有稳定的法度,虽遇到危难也不致灭亡。 原文摘要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常业(1).固有之业。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,故特指农业。《韩非子·饰邪》:“家有常业,虽饥不饿;国有常法,虽危不亡。” 晋 陶潜 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》诗:“开春理常业,岁功卿可观。” (2).各阶层人民的本业;主要的职业。 宋 曾巩 《兜率院记》:“古者为治有道,生民各有常业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太平救世歌》:“敬遵天命,奉之弗遑,各安常业,士农工商。” 沙汀 《困兽记》十三:“她的常业,是替市面上的单身汉洗浆衣服,充当娘姨奶妈的经纪。” 国有为国家政府所拥有 国有化 土地国有 铁路国有 国有企业 常法(1).固定的法律、制度。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:“ 宣子 於是乎始为国政,制事典,正*法罪,辟狱刑,董逋逃,由质要,治秩礼,续常职,出滞淹。既成,以授大傅 阳子 与大师 贾佗 ,使行诸 晋国 ,以为常法。”《韩非子·饰邪》:“家有常业,虽飢不饿;国有常法,虽危不亡。”《魏书·刑罚志》:“诸在议请之外,可悉依常法。” (2).通例;通常的原则。 宋 秦观 《郭子仪单骑见虏赋》:“岂非事方急则宜有异谋,军既孤则难拘常法。” 章炳麟 《文学说例》:“是皆取声类相同,而义则大异,其名实譌变,不可以故训常法限之也。” (3).谓长久之计。《醒世恒言·大树坡义虎送亲》:“女儿年纪长成了,把他担误,不是个常法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四八回:“天天装病,也不是常法儿。”吕剧《李二嫂改嫁》:“光这个样子到底不是常法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